干涉皇权者,必消灭(9)

这事让刑部很为难。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此种罪行该如何论处,又没有现成案例可作参考,加上鳌拜兄气焰如此嚣张,大有不剁三位不罢休之势,然太皇太后与皇上也不好惹。

刑部琢磨了很久,拿出处理意见:法律无明文,拟对三位籍没家产,鞭打百下。

这事就这样完了?还没完。因为对于这个处理意见,鳌拜兄是不会同意的,太岁头上敢动土,你三人是活腻了。鳌拜把这案子拿到辅政大臣会议上去讨论,讨论结果是绞杀。

事已至此,十三岁的康熙皇帝出面询问此案,鳌拜兄不依不饶,坚决要求处死这三位同志,索尼附议,遏必隆附议,苏克萨哈没有说话,其实他说不说话都大局已定。

遏必隆同志附议是一定的,因为此人向来是打哈哈的人。至于说索尼,此人极其精明,不杀这三位同志,何以能使得鳌拜天怒人怨,何以使得苏克萨哈把鳌拜恨到骨子里去。

当然,还有,何以使得他孙女婿能安稳地接手整个皇权。精明啊,索尼!

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位好同志,在一片哭声中,被绞死。

行刑之日,旗民哀之。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最为公正的裁判者。有些人在历史上是不朽的,他们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有些人在历史上是速朽的,他们活着的时候,在人们心中已经烂了。

这三位好同志死后,鳌拜任命其亲信接着圈换土地,一时间,民怨沸腾,都骂鳌拜不是个东西,加上考虑到鳌拜极其嚣张地剁了三位好同志,所以,鳌拜被人们恨得牙痒痒。

鳌拜在笑,因为在他看来,此举他胜了,他把苏克萨哈搞得无话可说,把康熙搞得无话可说,更把人民搞得无话可说。而且,他还自以为自己赢得了镶黄旗民的绝对支持。

但是,无情的事实告诉他,一切都是幻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深深的仇恨,不仅埋藏在了苏克萨哈的心中,埋藏在了康熙皇帝的心中,同时也埋藏在了广大人民的心中。

索尼在笑。他笑的是鳌拜这位粗人终究还是粗人,粗人最大的表现就是脑子太简单。苏克萨哈是好惹的?康熙皇帝是好惹的?更有甚者,众多的人民群众是好惹的?你不想想!

但是,索尼也不能再大声笑了,因为他这时已经六十七岁了,而且身体每况日下,先皇在天上召唤他。而他,则还要用他最后的一点点时间,为自己的孙女婿办最后一件大事。

是时候了,他认为。在鳌拜得罪了天下人们群众之后,这个提案可以施行了。康熙六年(1667)三月,索尼上疏:顺治帝十四岁亲政,应效法往例,十四岁的康熙帝,请亲政!

索尼此议提出,天下百姓,山呼万岁!鳌拜想不明白,为何天下人,都向着这个十四岁的小娃娃。其实他应该想明白,他所谓的圈换土地运动,已经把天下人整得够呛。

天下人都仰仗皇帝,能给他们带来福音,因为辅政大臣实在把天下搞得太糟。

索尼此议提出,遏必隆附议,此人向来打哈哈,对谁都一样,苏克萨哈附议,此人对权力没有向往,想早点回家养老,鳌拜不想附议,但按照民主原则,他也只能勉强附议。

康熙六年(1667)七月初七,康熙皇帝到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宣布亲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