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外景和内景(1)

剧组工作人员中,摄影师王小京进组非常早,甚至早于梁左。他名义上是摄影师,实则在早期起到的是制片人的作用。

王小京是英达北大心理学系的同学,他的父亲王扶林是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1987年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搬上荧屏,成为难以超越的电视剧精品。

大学毕业之后,王小京并没有受家庭的熏陶从事影视业,而是分配到协和医科大学教心理学,但上班之后他发现自己做本专业不太合适,当了一年半助教后,就从大学离职了。王小京很小就喜欢摄影,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学习摄像,而后正式进入了影视圈,拍过纪录片、专题片、电视剧,有的作品当年还比较受欢迎,跟父亲也合作过几部短篇电视剧。

回国后的英达偶尔给王小京打打电话,但没有密切的接触。1993年初,英达准备自己做导演,他知道王小京对国内电视圈比较熟悉,就找到他帮着联系圈内高手组建剧组。王小京利用自己的关系,负责找除编剧、演员之外的工作人员,组建起来一个四五十人的拍摄队伍。相对于当时各电视台的摄制组来说,这个队伍就像是“野班子”。所谓野班子是指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像电视台剧组差不多属于同一单位,但值得骄傲的是,这些人大都是圈内公认的业务高手。

其中包括美术师戴延年。戴延年是科班出身,在上海戏剧学院学过舞台美术设计,1979年分配到空政话剧团。先期的设计作品以话剧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涉足电视剧,主要作品包括《宋氏三姐妹》、《皇城根儿》等,后者还是王志文和许晴的成名作。1990年左右,戴延年与王扶林、王小京父子合作过一部短篇电视剧《赌城情怨》。进《我爱我家》剧组较早的王小京,就把戴延年作为美术设计的人选推荐给了英达。按照英达的要求,这一人选最好搞过戏剧也做过电视剧,戴延年完全符合。而且更巧的是,剧组还没有确定在工运学院拍摄之前,戴延年正好在那个演播室设计一台晚会。这台晚会的布景撤去之后,就直接换成了《我爱我家》的布景。

其实戴延年此前设计的《皇城根儿》也属于室内剧,室内布景都是搭建的,只不过那是四面墙。《我爱我家》要求的是三面墙,缺少的一面正对着观众席。正是这片观众席吸引了戴延年,让他感觉此剧与戏剧贴得很近,但同时又是电视手段。

具体到设计,戴延年认为布景应该有戏剧的概念,道具不能完全写实,但由于电视剧比戏剧更为生活化,所以又不能太假。况且观众离表演区非常近,道具太虚假容易穿帮。与一般的电视剧相比,情景喜剧的布景更为复杂,全部摆设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增加上去的。而电视剧拍摄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实景,无非是再往里补充道具而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