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选摘之一(4)

在往公寓的出租车上,小仄痛苦地喘着气,彷佛叹息似地自言自语:”我今天在车站的月台上看到一个年轻妈妈疯狂地责骂她的小孩,不管那个小孩怎么哭喊,她好像疯了似不断地怒骂。如果要那样凌虐自己的小孩,不要把他生下来不就得了。唉,看了真讨厌啊,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世界啊!”

“为了小孩好,那种母亲还是早点死掉的好。”

我说完后,她沉默了片刻,然后喃喃地说:”尽管是那样的妈妈,但是对那个小孩来说,她还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啊。”

我在和室铺了棉被让她躺下,然后拿湿毛巾仔细擦拭她的脸和脖子,为她醒酒。

“老师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小仄双眼紧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么说着。

过了片刻我问她:”你啊,是想死吗?”

“我不知道。”她回答。

“如果你想死的话,在这房间里死没关系,没有人会妨碍你。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死很寂寞也要说出来,我会帮你想办法。”

小仄没回答,只是微妙地偏着纤瘦的脸,泪水从紧闭的双眼流了出来。

“我不知道要找谁。我想要打电话,却不知道要打给谁。”

我握住她的手———骨感而冰冷的手。

小仄静静地哭泣,哭了很久很久。

我拿毛巾帮她拭泪,她突然反问我:“老师,您也想死吗?”

“嗯,不知道。”

“说的也是。”

小小的脸颊终于笑了,她就这样宛如死亡般陷入了睡眠。

我看着小仄纤瘦的睡脸,心想她应该常常想死吧。想死,不过是现代许多活着的人,尤其是像她,或者像我这样还被视为年轻人的一群,极为必然的现象吧。的确,这是个极度欠缺令人想要活下去的魅力的世界。当然,不管是哪个时代都一样欠缺这种魅力,不过我并不像小仄那样想死,毕竟“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这种感觉和“期望死亡”的感觉是没有多少交集的。

只是,从很久以前开始,根据我少数的几个经验,如果我说“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或者“我才没有拜托谁来把我生下来”或者“要是这样不如去死来得轻松”,亲近的人总是会说:

那样的话就去死啊!

仔细思考这句话,可说是最具有反诘效果的,而这种人一说完这话,通常会认真地听我述说理由,然后用他自己的经验告诉我种种道理,努力而委婉地安慰我、鼓励我。

可惜的是我总是对他们这句反诘的话感到失望,以致后来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感到彻底的失望。

要知道,虽然我说“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但那跟“那么去死啊”完全扯不上关系。即使你告诉别人你想死,对方也没有权利大放厥辞地说“那你就去死啊”。

若真要说出那样粗暴的话,至少也应该是“你这么想死,那我们一起去死吧”。

有几句俗话这样说:“你无法制止坚持想死的人”、“被死诱惑的人无法可救”。其实才没那回事。一天二十四小时,就算几个人分工合作还是可以持续监视对方防止他物理性的自杀。我本来就时常觉得,自杀这种现象是可以透过防治而锐减的。不能遏止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周遭的人常为了莫名其妙的顾虑使自杀者得以遂行,而其根源正是弥漫当代的西欧个人主义崇拜的错误风潮。 我真的想死吗?

以及,

我真的不想死吗?

这两个问题哪个重要呢?当时我一边听小仄的呼吸声一边想着。对于总有一天会死的我们来说,后者的问题似乎重要多了。

你是真的不想死吗?

如果是的话,

理由是什么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