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有女初长成 7

当霭龄要回中国去时,庆龄仍在韦斯利安学院上学,美龄被送去和霭龄一位同学的母亲一起住,方便她正常上八年级的课。在乔治亚州皮德蒙特市(Piedmont)上公立学校,对她是个大开眼界的崭新经验,因为她班上许多同学是成年男女,必须工作多年才积攒够钱来上小学的高年级班。蒋夫人多年之后说:“我想,我在少女时期接触这些人的经验,影响到我关心没有福分含着银汤匙出世的人,这是我在别处没有过的经验。”

一九一三年,庆龄从韦斯利安学院毕业,美龄转学到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以便靠近正在哈佛念书的哥哥宋子文。十六岁的她,个儿矮、胖嘟嘟、圆脸、相貌童气,公认的长相“平凡”。她剪了短发,刘海罩在眼前,并不漂亮。虽然她必须重念大一,宋家却因她能进入一所一流的女子大学而引以为傲。

这位中国少女令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和同学觉得好玩的是一口“思嘉丽腔调”,也就是某位老师说的,“她讲地道的乔治亚腔英语”。美龄从南方城市来到新英格兰的中心,必然也感受到文化震撼。她告诉大一新生事务主任:“我估计不会在这里待太久。”但是她的英文老师途尔小姐(Miss Tuell)对她印象极好。老师说:“她比班上所有女生都能写出更有文化、更善用成语的英文。她不必先用中文思考,再翻译出来,她完全以英文思考。”美龄虽然机智聪明,但是在校功课并不杰出,直到高年级才达到杜兰学者——学校学业成绩最优等——的程度。

完美主义、又有点难以亲近的美龄,刚进大学时穿的是海军裙、水手式上衣,但是在韦尔斯利的四年,服饰愈来愈趋近中国风,喜穿中国传统衣服,只和中国男孩出游。她在宿舍墙上挂一把弯刀,吓坏一名大一学生;她说,每次经过美龄房门,都会拔腿就跑。有一位老朋友回忆说:“她自有定见,绝不接受别人的判断。她是最具独立精神的人,人生可能向任何方向发展。”这位年轻的中国女孩或许颇有主见,但她毕竟仍来自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有一次学校戏剧社演出,她被派了一个小角色,哥哥子文要从哈佛过来与经办的老师讨论过后,她才可以上台表演。另一位宿舍女佣说:“门口常有些好人家的中国男孩来探望。”她又说,美龄很担心一回国,父母亲会替她作主,安排她的婚事。根据李台珊的说法,她和某位就读哈佛的中国男子有过订婚之约,但不论她有何打算,却因回国而打乱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