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回顾性展览都很啰嗦与有意炫酷 1

方力钧们以及他们著名的或光头或家族血缘或桃花等品牌,正如2005年通过选秀平台成为偶像派的李宇春那样,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在疯狂制造明星流水线上的一种被称为艺术的产品。他们成名背景几乎是一致的——走的都是草根路线,当年李宇春想唱就唱开了,而方力钧想哈欠就哈欠了。后来大家都知道,“春哥”的中性成了标志,老方闪亮的光头也成了所谓具有社会功能指标的艺术符号。

流行就意味着问题,只是清醒的质疑却一直没有跟进。方力钧们携他们日后各自著名的品牌就是在得到或“玩世”或“新生代”或“艳俗”的艺术风格批评判定书之后,成了艺术界的流行偶像,也直接开启了一条艺术界具有深度商业价值体现的流行模式。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不断被神化的过程,我们不成熟的机制导致了监督的不可能性或人际式的视而不见,也让一线艺术家滑入了艺术非正常循环的轨道,直接扭曲了当代艺术精神的价值观与可能性的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在整合更多社会资源的同时,也陷入了自身精神的迷失与深度的失调。

值得注意的是,明星艺术家在艺术资本的洗礼下,已经完成人生际遇的重要转变:从艺术转化为财富,再由财富转化成社会地位的诉求——在这种符合典型的功成名就的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次序中,艺术的创造力已退居其次。

中国人精心策划,赶在西方的圣诞节之前推出了明星方力钧个展——不过,在视觉表现上并没有多少起伏和节奏变化的跨度。三十年的掏家底式的组合性大餐,是不是有些乏味或缺失新意呢?是不是2007年上海美术馆个展已经被遗忘得一干二净,我不得而知。一个展览有一千个理由吧?不过一个流行性的展览只有一个理由:配合当前的流行。

要改变已被无数买家“订制”的艺术家看来是很难的,但是做好配套服务则是操盘手们的本质职业了。这就不难理解,那些替艺术家操盘的操盘手们失去了对艺术基本精神的理解,更不能提阐释的正确性——这是可以确定的。

操作展览的人都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以及依赖对人际关系的熟络,从而造成了盲目的完成任务式的“冲动”,以及没有节制的做“皇帝新装”的老套游戏活动,换来表面的效果。

当然,也有唯一的解释,策划性的展览一定带有不同程度的煽动性——只是在这样一个由学者、知名人士构成的亲友团似的吹捧是不是过于肉麻和没有人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