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的贺岁档被谁上了 3

年底的贺岁档,有关的各种艺术品资本与投资收藏论坛峰会当然也会如期放映。在南方现场,嘉德老总陈东升在接受《时代周报》专访时,道出了游戏的终端面,即“艺术品拍卖就是上流社会的一个游戏,卖的都是衰败的遗老遗少,买的都是新贵,这个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而对于假拍,他认为,“假拍是一个毒瘤,它造成了虚假繁荣”,这才是一句实话。而在北京的论坛,则显现出和谐状和组建抗压联盟式的“救火”场面。比如,这个团结的合伙人式的大会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从去年的“亿元时代”转向“资本时代”,并且衍生出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就要从多方面出发寻找策略。矮油!都是一颗颗多么善良的心啊!有空多讨论一下宋庄艺术家的平民市场出路问题,可能更具有人性的现实意义!难道不是吗?

还有值得关注的是即将上演的贺岁片——深圳美术馆论坛。但愿这不是一个分红分利的大会!也不是和谐的大会!更不是一个必胜的大会——只求真心沟通,哪怕信号不好!但是论坛的主题恐怕有些吓人吧——《社会主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希望他们正话反说!

年底做展览的好处无非以下几点:一、赶上贺岁大片潮,也算是抓住本年度最后的表演机会,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找到一些买家的概率会增大许多。因为这个时间是消费高发期,观望的和送礼的都要出手。三、对自己有个交代。现在艺术圈每个人都希望一年至少有个展览,以防自己被过早遗忘。而大腕们之所以比普通人更渴望展览,是因为他们日常各种社交透支过度,以及能量被分散得太厉害,所以需要通过展览来让自己处于被中心的位置,不至于过早滑入年老色衰的区域。

艺术圈有个现实的畸形就是:艺术家就像参加四六级考试一样,将参加展览作为价值判断的渠道,并且几乎是唯一的通道。形成这种无法创新与赋予变动内涵的硬性指标之后,就被转化为一种话语权和利益之争,于是参加展览几乎成为了这个时代艺术家身心和灵魂上的寄托。而这无形中便丧失了艺术家为艺术自由以及个性化奋斗的本质。从这一点来看,大腕们的悲哀就是建立在自己不断出台的基础上,他们的展览就是被消费的最集中体现。所以大腕们需要永久性的被批判和质疑。也正因如此,中国当代艺术家很少能够真正展示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的个性化魅力,他们成功的秘诀更大地取决于为人处世——正所谓谋事在人,他们很能将人际关系发挥到极致,而不是来自艺术人格上的魅力。

挤上贺岁档是中国人爱凑热闹性格的集中体现,更是商家和推手们做买卖和吸引眼球的黄金时间点,艺术圈也没有例外,唯一能确认的就是草根艺术家要挤上贺岁档依然遥遥无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