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言高论,祭甲午败局(2)

第三,道德上的原因是心术不正、道德沦丧。严复认为,清政府在千古变局面前固守八股取士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这种选拔制度充其量只能网罗奴才,而不可能选拔真正的人才,最终只会破坏人才,腐化道德,导致国家贫弱。中国官僚阶层和知识分子心术邪恶,贪图私利,为维护封建统治拒绝真正师法西洋,最终会“自灭同种”。

第四,发展路径上的原因是中体西用、学非所用。严复指出,汉学埋首考据,脱离现实,“其事繁于西学而无用”;宋学师心自用、强物就我,“其高过于西学而无实”,二者均于救亡无补。在“中体西用”框架的束缚下,中国学西方仅局限于模仿西洋的坚船利炮,对专制政体没有丝毫触动,不过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所以,船政、制造、海军等科学的制度,在西方能生根发芽,孕育国家富强,在中国却“淮橘为枳,若存若亡”。

第五,文化精神上的原因是自由精神缺失,国民劣根性顽固。严复认为,自秦以来的历代专制统治者以暴力手段奴虏民众,民众迫于压力,表面臣服,以奴虏自待,内心则恨之入骨,民众与统治者之间根本对立。所以,中国人缺乏自由民主精神。在缺乏自由民主精神的情况下,普通民众胆小怕事,苟且偷生,与欧洲、日本民众相比,缺乏敢死尚武精神;庙堂官员尤为恶劣,他们不学无术、鲜廉寡耻、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对待甲午战争这场民族灾难,企图不择手段从中谋取最大私利,整个中国社会形成了虚伪无耻的恶劣氛围。

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海军。”由此可以看出,严复是站在国家历史、民族精神的高度,以西洋社会、西学为切入点来反思、解剖甲午败局根本原因的。他不是仅仅看到了海军战败的表象,而是由表及里地对中国的专制制度、科举制度、国民劣根性等作了透彻剖析和深入鞭笞。这种分析问题的前瞻性与深刻性,令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难以望其项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