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的追求 1

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是成功的秘诀。

普京在读大学期间,对于加入克格勃的梦想一天都没有间断过。他时刻准备着,甚至在憧憬着中学毕业前夕在列宁格勒克格勃接待处遇到的那个人会突然出现,招收自己到克格勃工作。然而,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克格勃的人一直没有露面,普京只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默默地等待。   

普京出身良好,在大学里又品学兼优,着实是可造之才。尽管他与克格勃没有正式接触,而实际上克格勃已经在注意他了,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读中学甚至更小的时候就想加入克格勃了。

其实,克格勃并没有普京心目中想象的那样神秘。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在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其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即全俄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俄文简称,英文名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后又多次更名:国家政治保卫局、国家安全总局、内务部、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但人们仍习惯于称呼这一机构为“克格勃”,其工作人员为特工。克格勃是苏联最庞大也最神秘的官方机构。

因工作需要,克格勃常在各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如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公开招募毕业生,这虽非绝密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到处张扬。在大学生中招人是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配合的。他们可以先阅读学生的档案,再和可能的人选个别谈话,当面考察,再向上汇报,决定是否录用。克格勃招募情报官员的基本标准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机智勇敢,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5岁。主要从受过良好训练的现役、退役军人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当中招募。具体考察有如下几步:

第一步,看长相。克格勃多会挑选那些相貌普通、没有明显生理特点的人充任工作人员,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才会更不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不被轻易地识别出来。

第二步,看性格。候选人一定要为人机智、易于共事、意志坚强和具有正常的性观念。

第三步,看档案。在经过以上两个程序之后,克格勃还会调阅候选人的档案。主要是查看其家庭出身,有无国外关系以及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内容。克格勃一般对出身于清白的平民家庭、没有海外背景的青年人比较欢迎。

第四步,多样形式的考察。克格勃对经过三关而确定的候选人将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对候选人的电话进行监听(一般是半年时间),对其日常行动进行严密跟踪监视,向其邻居详细询问有关候选人的各方面情况,等等。

第五步,找被考核人谈话。鉴于克格勃工作的危险性,加之“肃反委员会”和其后的克格勃在处理“大清洗”等事件中都犯有很多错误,苏联许多民众对其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因此,克格勃在吸收新成员前都要与其进行面对面谈话,要求其作出自愿加入安全部门工作的表示和承诺,以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陷入被动。

仔细看来,进入任何一个国家机关,都会有这样的程序。但克格勃与别的机关不同的是,他们是更严格地按照这些步骤来审查欲加入者的。许多人往往在第二关就被“拿”下了。

被录用者还需要经过半年至五年的专门训练和培养。这种严格的招募和训练方式,使克格勃能够长期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特工队伍。

普京在大学四年级时,学校忽然通知他,有一个人将在一间小教室里见他。当普京疑惑不安地走进这间没有人上课的教室时,见到的是一个身着便服的中年人。普京敏感地意识到,这个人可能就是他盼望已久的“克格勃”。学校和普京当时都不知道他是谁,若干年后,人们才在报纸的报道中,知道这位神秘的客人是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或许这只是他当时的化名)。他对普京说:“我想和你谈一谈你的工作分配,但我现在还不想说究竟是什么工作。”然后,他们又约定了另一个会面的地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