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行(4)

第二天,他们转乘敞篷卡车,一路沙尘滚滚,颠簸着翻越天山,又走了七天才到达目的地。这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场部。但是,知青们生活的地方还不在这里。卡车又拉着他们往昆仑山里开,走了十几公里的石头路,这才停了下来。

姜万富和同伴们一看,立刻傻了眼,这哪是人待的地方?这是一片连房子都没有的戈壁滩,仅有的两个“地窝子”,还是专门为迎接他们新挖的。

迎接知青的许连长,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喊道:“这是一个新连队,地没有一亩,房没有一间,路没有一条,条件很苦,委屈你们了。但是,我们的双手一定能在这片戈壁上开出良田,建成绿洲。眼下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涝坝水( 土坑里的蓄水 ),将来一定能住上砖房,点上电灯,用上自来水。下车吧,孩子们!”

“地窝子”里的那一夜,上海知青们没有一人睡得着。

苦闷的姜万富,拉了位战友出去散步。

他们爬上一个高高的沙丘,相视无语。良久,战友脸朝东方,朝着上海的方向,大声呼喊:“喂!我在雪域——”

姜万富附和着,拖着声音:“哎!我在高原——”

此时,他们似乎只有以这样的呼喊,才能舒解他们心中的忧愁。

牧场的条件是艰苦的。支边前,他们虽也是做好了吃苦准备,但是,这里苦得“出乎意料”。他们每天劳动11个多小时,每15天才休息1天,经常都是挖土、挑土,开垦荒地。

最初的半个月,知青们几乎没有笑容。即便如此,所有知青都以干活积极为荣。

那些日子,姜万富到20公里外的镇上,自己出钱,买了一把又薄又大的坎土曼( 一种锄头 )和一把大镰刀。它们让姜万富耍足了威风。

在姜万富的带动下,牧场知青们打破了日挖土方56立方米的纪录,达76立方米;打破日割苜蓿3. 2亩的纪录,达3. 6亩。

他说:“我就是要证明给大家看,上海青年不光能说,而且能干,我们是最棒的。”

不过,没过多久,骄傲的姜万富就冷静下来了。“这里有身上疤痕累累、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功臣,也有比我们早几年来的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知青,他们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多年,现在和我们一样奋力苦干。我,一个上海待业青年,有哪一点比他们强呢?”

命运,还是垂青姜万富的。1967年9月28日,牧场领导派人将姜万富从地里叫回来,让他去学习当卫生员。第二年,牧场送他去城里医院进修外科。

学习一年后,姜万富回到了叶城二牧场,成了这个牧场20多年来的第一个外科医生。

昆仑山上的这个高原牧场,平均海拔3000多米,气候条件恶劣,最远的牧点,姜万富去一次就要走8天。在这里,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和驴,姜万富走遍了远近数百个放牧点,成了戈壁上的“马( 驴 )背医生”。而有些地方,连马和驴都过不去,他只好手脚并用爬行过去。

一次,姜万富出诊后回家,下山到一半路程时,脚下一滑摔倒了,顺着布满积雪的山坡滚了下去。坡的尽头是悬崖,一眨眼的工夫,他就滚到了崖边。

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正好有一块大石头,他本能地一脚蹬在石头上。人停住了,石头滚下了悬崖!

就是在这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姜万富坚守了整整43年,救人无数……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知青掀起了返城高潮。当年和姜万富一起从上海来的伙伴,很多都离开了新疆。他远在上海的姐姐、姐夫也多次来电话催他回去:“只要我们有吃喝,就有你们的。”

此时,姜万富已与一名浙江女知青结婚,并生了个女儿。他思来想去:“回城后工作没有着落,我又拖家带口,作为一个男人,哪能全家寄人篱下呢?再说,我的两个哥哥去世早,母亲年纪大,由三个姐姐照顾,我还要回去增加他们的负担,是个男人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