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行(1)

援疆,一个时代的特殊命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共和国的领袖们就将密切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新疆这片热土。

尽管毛泽东生前未涉足新疆,但却十分关心新疆问题。他多次在北京接见新疆各界代表,并强调指出:在新疆,首先要做好经济工作,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

新中国的第一次援疆大潮,是始于王震将军的提议。

当时,虽未有“援疆”之说,但新中国史上第一次举全国之力的援疆壮举,却始于那个特殊的年代。

1950年初秋,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下了一道命令,让二军六师的政委、同为湖南人的熊晃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让他带一个招聘团回湖南,招一些十七八岁以上的未婚、有文化的女青年来新疆。他又给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大力协助。

黄克诚、王首道对此十分支持,把左宗棠当年在长沙屯兵扎营的营盘街的一栋楼房拨出来,作为招聘团的办事处。还在《 新湖南报 》上刊登招聘消息,动员女青年参军。宣传说,女青年到新疆后,可以进俄文学校、当纺织女工、当拖拉机手。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崇拜军人的岁月。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轰动。许多女孩子纷纷闻讯而来,营盘街一时间成了长沙最热闹的去处。

多年以后,熊晃的夫人回忆说:“那些个细妹子( 长沙话对小姑娘的称呼 )报名好踊跃啊。一些年龄太小的、个头太矮的、没有初中文凭的,( 招聘团 )都不收,她们就围在报名的地方不肯走,天天有人在那里哭鼻子。”

王丽湘就是八千进疆的湖南女兵之一。她是一个漂亮、单纯的湘妹子。1951年初,王丽湘才15岁,刚考入长沙省立高级工业学校不久。看到《 新湖南报 》上刊登的招聘消息,她反反复复地琢磨了好几遍,特别注意到“不论家庭出身好坏,一律欢迎”这一条。她瞒着家人,虚报年龄,前去应聘,最终顺利地考上了。

18天后,招兵的车队终于到了新疆的喀什。

没想到,她和另外两个女兵又被分到了驻扎在和田的十五团。

和田在哪里?

当时,已经是10月的天气,新疆的气候寒冷异常。她把发给她的毡筒和大衣都穿上,把头发拢在帽子里,往装满给养的敞篷车上一躺,任由车拉着往前跑。车由两个司机换着开,昼夜不停,颠簸了四天五夜,总算颠到了和田。

王丽湘一算时间,她们竟在路上走了7个月!

可到了十五团后,王丽湘她们连一床被子也没领到。她和另外两个女兵只好挤在一起睡,三个人只盖着一床从湖南带来的薄被和一床在西安领到的军毯,夜里常常冻醒。尽管她们提了好几次意见,但根本没人理她们。

为什么呢?

后来,王丽湘终于打听到了,组织上已打算让她们与军人尽快结婚,所以不给她们发被子。

到和田没过几天,王丽湘就被调到驻若羌的骑兵团。组织上的说法是,骑兵部队要去追剿残匪,需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当文书。实际上,组织上已经给王丽湘安排了一个对象,他就是骑兵团一营长杨晋生。

转眼,1953年的春节到了。除夕那天下午,营部通信员牵着一匹马来团部接王丽湘,说是让她回营部过年。

可她刚回到营部,就被带到了一个“地窝子”里。全营连以上干部坐在那儿,个个都喜形于色,桌上放着两小堆水果糖,每人跟前都放着一杯水。一见她进去,教导员就说:“欢迎新娘子!”

接着,现场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王丽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推到杨晋生身边的。

当时,她哭得跟泪人似的。她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在漆黑的旷野里狂奔。但她很快就被追了回去。

教导员劝导她说:“王丽湘同志,组织上介绍你和杨晋生同志结婚,这是革命的需要,是建设新疆的需要。”

王丽湘只好回到“地窝子”里,但她坚决不跟杨晋生同房。组织上不断派人来做她的思想工作,王丽湘终于同意和杨晋生一起生活。她从不和他照相,直到有了孩子,他们才有了第一张合影,是一张全家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