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岁月(1)

我们还没有自由,我们才刚刚获得了去争取自由的自由,获得了不再遭受压迫的权利。我们还没有迈出我们征程上的最后一步,而是刚刚迈出漫长的、困难重重的征程中的第一步。因为,获得自由不仅仅是为挣断身上的枷锁,更是为尊敬和促进他人的自由而活着。

——纳尔逊·曼德拉

《漫漫自由路》,1994年

“往昔一直跟我们在一起,而非远离我们而去。哺育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每一天都在我们的话语中。”非洲哲学家姆丁贝这样写道。所以,要想了解曼德拉,最适宜的做法是,不仅了解他的早年岁月,而且要了解他生活的社会所面临的重重挑战。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东开普省特兰斯凯的姆维佐村,特兰斯凯是南非最美丽但也是最闭塞的地区之一。他有着滕布王朝的血统,由叔父乔津塔巴养大。即使是在今天,他长大的地方——滕布大庄园看上去依旧很普通:陡峭的群山环抱下的几栋普通房舍和一栋新式楼房而已。冬天的时候,山岭如同火炬,生动炽热;夏天的时候,山谷苍翠繁茂。道路两旁粉红色和紫色的大波斯菊竞相开放。滕布大庄园要比曼德拉被囚27年出狱之后在附近的库努所建造的房子普通得多。库努附近的房子是一座复制品,复制了他在维克多·维尔斯特监狱度过最后牢狱生活的牢房。

几十年前的曼德拉年轻气盛,是个有天分的拳击手和律师。20世纪40 年代初,在非国大青年联盟里声名鹊起的他,在反对南非白人政权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冲在最前面。20年之后,他成了为自己所组建和领导的非国大武装组织“民族之矛”制造有巨大威力炸弹的人之一。

作为受人钦佩的领导人,曼德拉仅仅是许许多多优秀的黑人之一。他们在那时候挺身而出,毅然开始为挣断身上的枷锁而英勇斗争。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包括60年代,还没有什么迹象可以表明曼德拉会成为像今天这样的巨人。的确,曼德拉是五六十年代的传奇人物,但是正如任何一位经历过抵抗斗争的南非人可以告诉你的那样,当时有许多人因具有领导才华、勇敢品质或富有同情心而闻名天下。他们当中有的死于种族隔离政权之手;有的被历史进程湮没,变得默默无闻;甚至有的人孤独地死于贫困。

一位年轻实习教师目睹了1951年在约翰内斯堡进行的一场辩论赛。辩论赛在简·霍夫迈尔社工作学校和班图自然大学之间进行,由曼德拉做评判。这位实习生后来评论道:“曼德拉当时确实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只不过评判公正,评语精准、认真而已,说话尽量留有余地。”十年以后,这位名叫德斯蒙德·图图的教师成了一名基督教圣公会的牧师,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成为南非最受人爱戴的人之一。1984年,图图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另外有三位南非人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其中两位曾是非国大的领导人,非国大主席艾伯特·卢图利在1961年荣获此奖,曼德拉和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共同分享了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