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序

1999年9月,刚从中国返回美国的杰克?韦尔奇对他老家的媒体说:“我看到中国的那些企业家,就像在演戏。”言语中充满了嫌恶之情,让他的中国追随者们大失所望。

这好比一个生性孤僻的摇滚歌手一不小心走红了,面对漫山遍野的狂热粉丝,他恨得只想骂上两句,你们要品味我的品位,而不是腻歪歪地追着我喊“欧巴”。

事实上,这年韦尔奇在中国受到的狂热欢迎大致如此。所以他一回老家就“忍无可忍”,就差骂中国粉丝“傻×”了。

中国的企业家们,几天前一派和谐的“洗具”,由于被偶像吐槽,忽然就“杯具”了。

他们的狂热“洗具”不仅表现在“追星”这事儿上,在实际商业运营中,也让人觉得是在“演戏”:从1999—2002年的4年间,有个东北人,以北京为总部,在全国数十个省市敲定了27 个软件园,平均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一个。当然,并未真的动工,而只是靠一个“软件园概念”,这位“追风一般的男子”获得的投资就堆成金山银山。

中国“企业家”们太“有才”了,以至于有人“出于礼貌”或者扯淡,也不得不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富豪榜”。这份榜单的始作俑者——胡润,是一位不远万里来自英国的国际友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起点。

1999年,身为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的胡润,每天下班之后就会抓过一大堆报纸以及通过各种关系找到的上市公司报表,归类分析。数月后,他排出了一份中国内地财富排行榜,这份榜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份较有说服力的财富排行榜。

此后,他跑回老家英国,找到了那些全球知名的大媒体,登门拜访,给他们阐述自己的理想和中国人的好客,最终打动了喜欢尝鲜的《福布斯》。

和韦尔奇对中国商人的厌恶之情大相径庭,《福布斯》和胡润,分明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这大概就是“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吧。

而共同点则在于,企业家和商人都很容易变成“杯具”。虽然《福布斯》与胡润一起创造了这个无人知道结局的游戏,但谁也无法预料,经过几年的总结,大部分上榜的人发现了规律:“这份榜单上不得,想想那些排在前五的人吧,这几乎成了他们的绝命书。”

呵呵,落马的那些“首富”,正是“杯具”的商人。他们狂热的致富故事,在喧腾与轮回的流变之间,似乎注定有这样一个“杯洗交加”的开篇以及“悲喜无泪”的结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