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世界十三

自从出了苏、辛式的变调,美丽的惆怅就不再独擅胜场;怒发冲冠,慷慨纵横,词的旋律中有了壮美。但“婉约”仍被认为是正声,并且,“婉约”到南渡,“婉约”到宋亡,惆怅一变为悲凉,悲凉而一至于凄婉与幽咽了。

后人不能想象或者说是不能容忍,在亡国之前与之后,王孙公子与文人墨客,还能够在词的世界里继续“婉约”。这“婉约”,究竟也不同于先前,于是人们发现“婉约”中的“深刻”:在幽幽低吟的咏物词中,原来有“本事”,原来有黍离麦秀的哀痛。这一“发现”或曰发掘,至少有两个意义:其一,它为已经精致到近乎成为纯艺术品的词找到了蕴藏其中的社会意义;其二,原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可以有“变调”,也可以是“靡靡之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