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身体在这次复出中更是每况愈下。有一次,“王安石以疾居家”,皇帝命“中使劳问”,“自朝至暮十七反”,一天竟派人看望了十七趟!有时皇帝还派御医来为王安石诊治,一般来说病人也要给御医出诊费,“例赠一千”。但王安石要给钱时,皇帝跟王安石说:“朕已支赐”,“不须再给”。而王安石不好意思,坚持要给,皇帝说:“如是,可少与,勿多也!”这样的君臣关系世间不多矣!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一再坚持要求离去,说“匹夫之志,有不可夺。”皇帝终不能留住他。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再次罢相,一个锐利的时代过去了。
皇帝想重赏王安石五十斤黄金,但被王安石回绝,他连汴京相府里一草一木都不带走,自轻装回到了江宁。
王安石离去之时,神宗正当30岁,已经是而立之年。年老体弱的王安石放手远去,将这片江山放给这年轻的皇帝去激扬指点。年轻的皇帝从此就要独立执掌变革大旗。为这个继往开来的新局面,他将自己的年号由“熙宁”改为“元丰”,这个年号一直沿用到8年后他英年早逝。
1085年三月,一代明君宋神宗“崩于福宁殿”,“年三十有八”。
王安石万万没有想到,衰老的他还活着,而携他共指点江山的那个年轻的皇帝却先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安石,悲痛难抑: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
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晞。
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
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年仅十岁的太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因皇帝年龄太小,“一应军国事,并太皇太后权同处分”。太皇太后立马启用司马光。
当王安石听到司马光掌权朝廷后,只说了句:“司马十二作相矣!”此淡然一句,仿佛那波澜壮阔的变法已经与他这个弄潮手无关。
王安石就像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带着他超然于历史的眼光,如一把尖刃插入中国历史的这个节点。所以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更超然,当苏东坡他们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王安石已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带着为1000年后妇孺皆知行之广泛的改革措施,来到了这个时代,但是对于时代来说,来得太早了。没有多少人理解他,他从这个时代黯然地离去。
之后,他的变法被司马光悉数废除。
元丰八年七月,罢保甲法。
十一月罢方田法。
十二月罢市易法,保马法。
元祐元年二月,罢青苗法。
三月,罢免役法。
沉默地看着一项一项新法被废的王安石,这一次再也忍不住愤怒,责问道:“亦罢至此乎?”“此法终不可罢,安石与先帝议之二年乃行,无不曲尽!”
至此,王安石新法被基本罢尽。但八月时,因为没有钱用,司马光又部分恢复了青苗法。
1086年,大宋元祐元年,四月初六,王安石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去世时,他连一篇墓志铭都没有,武则天尚留无字碑,而王安石,连碑都不留,只在墓志上简单地写下:“安石三莅江宁,卜居钟山,子姓兄弟,多著籍焉。”
这就是让大宋风云滚滚为其来的一个伟人的一生。世间争议,与我何干?!
50年后,北宋灭亡。
他曾想力挽狂澜,避免大宋覆灭的命运,但他可以逆天,却不能变天。他的努力,不过只是滚滚而逝的历史的一个插曲而已,他的演出,不过是螳臂挡车一场。
北宋灭亡后,仓皇进入南宋的惊魂未定的君主大臣纷纷把王安石这个异类定为亡国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