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女婿”传奇(4)

1945年3月,汤恩伯出任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兼任滇黔战区前线总指挥,与日军作战。8月15日,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受蒋介石派遣,汤恩伯于9月初抵达上海,主持京沪地区日军受降。1946年2月,汤恩伯升任上将,出任京沪卫戍区总司令。

陆久之和父亲陆翰有恩于汤恩伯,所以汤恩伯1945年9月来到上海之后,别人见汤恩伯很难,而陆久之求见,汤恩伯马上接待。陆久之告诉我,当时他穿一身西装,乘坐自己的黑色轿车,前往上海的九江饭店——汤恩伯刚来上海时住在那里,后来司令部设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

在九江饭店,两人畅叙往事之后,汤恩伯便任命陆久之为少将参议。

陆久之对我说,他当时思忖,他这少将参议该做点什么呢?他不熟悉军事,但是他编过报纸,对于文职工作很有经验,而且他曾经留学日本,日语流利。在日本投降之后,有120多万日俘、日侨尚在中国,他打算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创办日文报纸,向他们宣传中日友好、揭露与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陆久之这一构想,得到中共地下组织的同意。于是,陆久之正式向汤恩伯提出:“这么多日军俘虏滞留中国,他们手中的枪虽已被缴,然而思想上的侵略之枪依然存在。古人云:‘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请司令重视。”汤恩伯赞同陆久之的建议,商定报纸的名字叫《改造日报》,并由陆久之全权负责。

陆久之拿出《改造日报》一叠剪报复印件送我。其中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五日(即1945年10月5日)出版的《改造日报》创刊号,刊头“改造日报”四字是汤恩伯手迹,这可以说是《改造日报》的“金字招牌”。报头下方印着报社地址:“上海汤恩路一号”!还有一份剪报,是署名改造日报馆社长陆久之发表的文章,清楚表明《改造日报》由陆久之主持笔政。《改造日报》还刊登了汤恩伯司令在陆久之社长陪同下视察报社的新闻。

在《改造日报》上,我看到刊登题为《战犯群像》的漫画,也刊登来自延安的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新闻。

那时候,他穿少将军服,出入于汤恩伯司令部,也经常出入于汤恩伯在上海的官邸“蒲园”(今上海长乐路1221号内)。汤恩伯初来上海,家里的佣人、司机和厨师都是委托“老上海”陆久之选择“可靠之人”聘用的。

在陆久之的主持之下,《改造日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行量扶摇直上,日本新闻界也大量转发《改造日报》的报道和文章。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刘少文向陆久之传达了《改造日报》办报方针:“要在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事业上多发表言论;对日本问题要依照《波茨坦公告》精神做文章;对国内问题则要根据国共和谈原则进行宣传。”

1946年初夏,周恩来在上海马思南路周公馆举行记者招待会,《改造日报》总经理金学成出席会议。会后,周恩来把金学成留下来,对他说:“《改造日报》很有意义,要把它办好。”周恩来建议《改造日报》请郭沫若写一篇“寄日本文化工作者”的文章。《改造日报》马上向郭沫若约稿并刊登他的文章。接着,又约请茅盾、夏衍、田汉、翦伯赞、于伶等左翼作家为《改造日报》写文章。

《改造日报》的“左”倾化引起了国民党当局注意。国民党当局先后收到两封抗议信,一封来自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原本是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战败之后被指定负责中国战区日俘、日侨的遣返。冈村宁次在信中宣称:“《改造日报》必须取缔,不能再向日本士兵和日侨分发,否则,一旦在华日军有变,日方概不负责。”另一封来自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改造日报》有反美倾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