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完成这样的目标非一朝之功,我们要付出很多心血。阿富汗已经饱受几十年的战火摧残。1979年,阿富汗与苏联开战,地方抵抗力量摒弃了部族与种族之别,接纳了阿拉伯游击队,二者合并成为一支十分松散的队伍,即后来广为人知的穆斯林游击队。穆斯林游击队凭借着美国的协助、沙特提供的资金以及巴基斯坦输送的武器,于20世纪80年代打败了苏军。
但是,没了共同的敌人,这些向来不和的军阀又开始了你争我夺的局面,把阿富汗带入了内战的深渊。在此过程中,由穆罕默德·奥马尔领导的伊斯兰激进分子组成了塔利班组织,他们打败了南部的普什图人,并于1996年控制了喀布尔。
就在塔利班忙着巩固其对阿富汗首都的控制权之时,奥萨马·本·拉登来到了阿富汗东部地区。当时本·拉登被沙特取消了国籍,他离开苏丹回到阿富汗这个他曾为抵抗苏联而浴血奋战过的地方,他要在这里建立基地,发展他的“恐怖网络”。塔利班领导人和本·拉登有很多相似的看法,因此对本·拉登建立“基地”组织训练营、招募极端分子为其效力的行为,他们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会给予支持。
巴基斯坦曾对参加过苏阿战争的激进分子进行过训练,该国仍和许多激进分子都保持着联系。塔利班掌权后,巴基斯坦军界和安全部队高层,特别是情报局(ISI)的大佬频频向塔利班抛出橄榄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们这些人一般都是同宗同族,而且还和生活在边界地区的普什图人联合起来——英国人曾经非常瞧不起普什图的文化与部落特征。早在老布什当政时期,美国就要求巴基斯坦切断与极端分子的联系,但巴基斯坦往往阳奉阴违。
“9·11”事件后,我们必须制订行动计划击溃塔利班组织,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苏联曾在阿富汗吃过亏,因此五角大楼在其所制订的作战计划中强调美军不应“涉足太深”。结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虽然我们得出兵阿富汗,但是美国不准备在阿富汗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我们将更多地依靠阿富汗地方武装组织以及美国特种部队、情报部门和空军的支持。因此,以后人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说,美国帮助阿富汗民众推翻了塔利班,使他们重获自由,而不是又一次侵略该国。我们的讨论还条理分明地指出,不仅要将巴基斯坦变为我们打击恐怖分子的盟友,并且还要稳固我们在中亚地区的驻兵权。
接下来又有人做了报告,我们也就后续行动进行了讨论。这时拉姆斯菲尔德突然让他的副手保罗·沃尔福威茨发言,谈论伊拉克的局势。他主要讲了伊拉克在对阿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战略的角度谈及伊拉克的重要性大于阿富汗。他的话并非一点儿用也没有,萨达姆无疑是美国的眼中钉,他向来支持恐怖主义。打击萨达姆这种具有正规部队的敌人,我们可以采取直捣黄龙的办法,但阿富汗战争则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