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德国)赫塔·米勒

Herta Müller (1953 — )

(德国)赫塔·米勒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五十六岁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评审委员会对她的评价是:“她以精练的诗歌和率真的散文,描绘了被驱逐者的生活境遇。”所谓“被驱逐者”,即失去祖国、失去家园、失去自由的人。

米勒生于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村庄尼茨基多夫。她的前辈是来自德国西南部施瓦本地区的农民。她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德国党卫队队员,母亲战后被送到苏联乌克兰劳改营,在那里度过五年的艰苦岁月。米勒于1973年至1976年在罗马尼亚的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研读德语和罗马尼亚文学。那里的居民大多会三种语言: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和德语。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工厂任译员。1979年因拒绝和罗马尼亚情报组织合作而被解雇,此后靠当德语家教和幼教为生,并开始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活着”。

她的第一部作品是由十五个短篇组成的小说集《低地》(1983),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通过一个女孩的视角描写了当地村民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冷酷而残暴的相互折磨。小说集在罗马尼亚用德文出版时受到官方审查和删改。1984年未经删改的《低地》在德国问世,博得德国文学界好评。

由于不堪忍受当局秘密警察的骚扰,1987年她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移居到当时的联邦德国,定居柏林,主要从事文学创作。

她在罗马尼亚时,被视为少数民族作家,到了德国又被定义为“移民作家”。就是这样一个外来作家,用自己的写作走进了世界文学的中心。她每年几乎要出一部新作,每年获得不同的奖项。到了德国以后,她的作品仍然主要描写罗马尼亚集权统治下人性的被摧毁,以及政治流亡者们的无归属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她发表的作品有《镜中魔鬼》(1991)、《狐狸那时是猎手》(1992)、《心兽》(1994)、《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1997)、《国王鞠躬,国王杀人》(2003)以及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2005)、《是不是他》(2005)、《呼吸千秋》(2009)、《父亲与飞行员打电话》(2012)等。

2009年出版了《呼吸千秋》,她为写作这部巨作准备了八年时间。小说讲述一个名叫雷欧博德·奥伯格的罗马尼亚日耳曼族青年于1945年1月被苏军抓获并被送往苏联劳改营的经历。作品取材于米勒文学上的导师奥斯卡·帕斯提约的真实生活。米勒在这部小说中摆脱了个人的框子,潜入另一个时间和另一种生活。小说的叙述者也不再是女性,而变为男性。

赫塔·米勒曾说过:“我在独裁统治下生活了三十年,这也正是我受到的伤害和我开始写作的主题所在。”米勒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发出警告:不要忘记战争的教训,不要忘记自由的代价。她的作品始终在挖掘人的内心,尤其是人的灵魂丑恶的一面:人是具备了如何残忍地迫害同类的能力。

1992年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组织了一次“赫塔·米勒作品翻译竞赛”。她应邀来我国参加交流活动,入选的译文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上。这可能是在中国第一次介绍这位女作家。2010年,她获奖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十卷本的“赫塔·米勒作品集”,几乎包括了她此前出版的所有作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