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德国)奈丽·萨克斯

Nelly Sachs (1891 — 1970)

(德国)奈丽·萨克斯

瑞典学院把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颁发给以色列作家阿格农和德国具有犹太血统的女作家萨克斯。二人写作使用的虽然不是同一种文字,但他们都延续着古老的犹太民族文化传统。他们的作品所反映的主要是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风貌。萨克斯获奖的理由是:“她的出色的抒情诗和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释了以色列的命运。”

萨克斯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兼发明家,爱好音乐。萨克斯是独生女,从小对文学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十七岁开始写作诗歌、小说和剧本。萨克斯认为,神灵和世上万物都有对比的特质:光明与黑暗、善良与恶性、温顺与凶暴、爱与恨,它们之间既有和谐又有对立。

1921年,在著名作家斯特凡·茨威格的帮助下,萨克斯出版了她的处女作诗集《传说与故事》。1929年,首次在柏林报纸上发表诗作。1930至1933年,完成组诗《轻盈的旋律》。

1930年萨克斯的父亲去世,家境日渐衰落。她开始对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根源产生兴趣。犹太教的神秘论,特别是虔诚派教义,对她后来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的家也像其他犹太家庭一样,遭到法西斯的残酷迫害,被关进集中营,在恐怖中煎熬了七年暗无天日的岁月。

1940年初,她和母亲在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帮助下逃离德国,移居斯德哥尔摩。她做过洗衣妇、抄写员,掌握了瑞典语之后,将德语优秀的诗歌译成瑞典文,同时也将瑞典诗人作品译成德文,促进了两国的诗歌交流。

1943年8月,萨克斯得悉十七岁时的恋人在纳粹集中营惨遭杀害的噩耗,又拿起笔来开始创作。当年出版诗剧《艾莉》,用深沉的语言描绘了那个时代的苦难。1946年写成《在死亡之屋》,这是一本“献给我死去的兄弟姐妹的诗集”。1947年完成诗作《波浪和沙砾》。1949年,《星光暗淡》在柏林出版。1950年,完成组诗《毁灭》。1951年,出版《三首哀歌》和《以利》。萨克斯被公认为战后控诉纳粹迫害犹太人罪行的最有力的诗人之一。

1952年加入瑞典国籍。继续写作,出版了《度日如年》(1956)、《无人再知晓》(1957)、《进入无尘之境》(1961)、《死亡欢庆生命》(1961)、《炽热的谜》(1964)、《晚期诗集》(1965)、《寻觅者》(1966)等;此外还出版了诗剧《沙中记号》(1962)、《千年降落的参孙》(1967)等。萨克斯晚期的作品从现实性趋向神秘性,艺术手法则从写实派转向现代派。

1966年12月10日向萨克斯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之日,恰逢她七十五岁诞辰,这次仪式无疑成了她得到的无比珍贵的生日礼物。

萨克斯逝世后,收集了她自1915年至1970年书信的《奈丽·萨克斯书简》,于1984年在法兰克福出版。

我国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译介萨克斯的作品。1989年,《国际诗坛》(第6辑)选收了萨克斯的诗作;1991年,漓江出版社将萨克斯的诗集《逃亡》收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出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