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惊雷:2011年埃及篇 9

我带着这些问题,于2002年第一次踏足埃及,也带着同样的问题,在2011年再次探访该地,但问题更多了:历史会一再重复吗?2011年,阿拉伯真的可以从此不一样吗?

无论2011年阿拉伯之春多么复杂,同时亦很难一刀切去看阿拉伯的纠葛,每个国家都其独特的故事。但,埃及,一个在阿拉伯地区起领导作用的大国,大家都认为它是新中东地区发展的桥头堡,那么,不如就把镜头对准这个文明古国如何走上它的革命之路吧。

其实,美国早于2003年已拟出一个阿拉伯地区民主路线图,这令我想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丁美洲推行其民主计划。

众所周知,自50年代拉美被美国确立为其后花园,美国一直在该地区支持亲美右翼军人独裁统治,随着在经济上,也在军事上,协助打击左翼革命力量,导致政变此起彼落,民不聊生,并催生更强大的抵抗行动。

尼加拉瓜便是一例。70年代里根上台,成为美国总统,对支持拉美军事专制政权比前任都积极,他不惜向伊朗出售军火,换取资金援助尼加拉瓜的叛军来对抗当时的桑地利政府,结果被揭发而成为一宗国际大丑闻。拉美人民反美情绪高潮,美国国际形象下挫。

自此之后,美国反思其拉美政策的得失,认为以军事强硬态度力挺亲美军人政权,付出的代价比收益大,何况军事独裁这一统治方式逐渐失去控制人民的效力。在痛定思痛下,美国终于来一个大转变,在80年代开始,推出民主计划,企图以软手段代替硬手段,但背后一样以扶直亲美政权为已任,只不过现在是由民主选择代表枪杆子而已。

这次的阿拉伯反政府浪潮,美国是否真的措手不及呢?特别面对亲美独裁者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原来,美国不是没有准备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