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初台湾音乐总结(1)

革命党已胜利

踏入八十年代,台湾新一代的音乐工作者纷纷冒出头来,使台湾乐坛掀起了一场新旧音乐对抗的局面。时至今日,谁胜谁负也尘埃落定,新音乐的革命者现已操纵着整个趋势,发展得蓬勃与朝气,实在令香港乐坛呈现落后的迹象。

虽谓是新音乐,归根它是属于六七十年代西方盛行的摇摆乐,只是融合了现代的气息,令人听来不觉那么陈旧罢了。对比西方英美的发展,仍然有点保守的感觉,然而,有进步还是比裹足不前好,至少,步伐是紧随着时代的转变,每天都有新的面孔、新的类型出现,选择机会亦因此大大增加。

我们身处香港,选择权利当然没有在台湾那么多,幸而香港的代理公司在输入台湾唱片的态度上有相当的开放程度与数量,而且能够在本地发售的台湾唱片,即使不能寄望有突破性的销量,但水平却普遍极高。喜欢听中文音乐的乐迷,应该感谢这些唱片公司承担了这份过滤工作,因为如果全部台湾出版的唱片皆输入香港的话,不单打击本地的市道,而且面对着如此数量庞大的唱片(水平肯定有参差不齐),我们可能因此而变得无从入手,择而不当。

过去三个月,个人拥有在本港出版的台湾唱片便有十数张之多,而且类型亦很多样化,有传统的亦有现代的,有西化的亦有东方的,但奇怪的就是唱片的主要制作者来去都是那几个,尤以陈志远为甚,相信他在台湾的地位,有如早几年顾家辉垄断香港乐坛的情况一般。

以下就这十几张唱片的风格来归类,给这几个月听过的台湾音乐作一个概括的介绍。

传统保守派︰(1)蔡琴;(2)张鸿;(3)蔡幸娟

将这三位歌手归入保守派,是基于一种对比,她们走的路线仍然保留相当浓厚国语时代曲的味道。蔡琴那把低沉的嗓子,演绎一些幽怨无奈的作品实在合适。在这张旧唱片(这张包括有电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油麻菜籽》的唱片在去年已出版,但《油麻菜籽》直到现在才在港公映,倒令它再次“新”起来),几首精彩的作品真叫人陶醉不已,尤其是《油麻菜籽》,简单的旋律和编排,令人感动的歌词,结合得天衣无缝。没有这首主题曲,这部出色的电影也许少了一份完满总结的感觉。唱片由陈志远编曲,作曲写词人包括梁弘志、李宗盛等多位,都是台湾的中坚分子。

张鸿是个较新的歌手,今年二十三岁,出道仅有两三年。据称她这张《新歌之星张鸿》是转换了风格,但无论外形还是歌曲,都觉得她是属于走歌星式的路线,歌喉算是清甜悦耳,而歌路则比蔡琴还显得传统,略觉有故作娇嗔的感觉。全碟的歌曲倾于平板,以清新的手法编排,但仍洗不掉时代曲的味道。也是陈志远所编曲。

蔡幸娟虽然年纪小小,但歌龄已属中年一辈了。她多年来都是走邓丽君般的路线,纯靠歌艺走红。以她的年龄,确是一位天才横溢的歌唱者。这张《中国娃娃》大碟,最出色要算主题曲,其他的歌曲若以这类音乐角度看,是值得欣赏的,抒情优美中散发着清爽的感觉,不像同类型音乐经常听得人耳朵油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