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总理是个伟人(2)

我父亲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很快写出本子。写出以后,周总理非常高兴,他喜欢这个本子,就请焦菊隐出来导演,一批年轻的演员来演。这些演员现在都是有名的演员了。演出以后,效果非常好。

全国开始演这个戏后,周总理就推荐毛主席看这个戏。毛主席一般喜欢看评戏、京戏、梆子戏,看话剧比较少。但周总理还是推荐给他,说这个戏你得看,这个戏好。所以在中南海为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专门演了一场。在演出之前,周总理专门把我父亲介绍给毛主席,说这个戏就是他写的。其实我父亲和毛主席在延安见过面的。这个戏最后使我父亲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周总理是极力支持这个戏的。他建议周扬写一篇文章来表扬我父亲。文章的题目就很有意思,《向老舍同志学习》。事后全国的大文艺家都向老舍先生学习。为什么呢?因为老舍先生的文艺贴近社会主义的生活,贴近老百姓。

这个戏达到了它预期的目的,告诉老百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很快地掌握政权,不仅掌握,而且巩固下来,就因为它替老百姓办事。周总理看到这个价值,就大大地表扬他。

从这以后,周总理经常给我父亲出题:“你要写个什么”。这个成了我父亲的口头禅,说,周总理又给我点题了,让我写个什么什么。他差不多一年写两三个,他进入自己的创作旺期。

在“三反”、“五反”时,周总理给他点了一个题,说:你要配合“三反”、“五反”写一个话剧,这个话剧很需要。这个题目很难,一般地讲,写作的时间与所写作的对象,要拉开一定距离,而这个“三反”、“五反”运动刚开始,周总理就给他点题了。所以他写得很苦,大概前后重写了10次。相当于写了10个剧本,整个剧本的手稿大约两打厚,现在《春华秋实》手稿摞起来特别厚,的确相当于写了10个本子,用了10个月,费大劲了。

经过10个月,“三反”、“五反”运动就结束了。周总理就把他叫来,说,我要给你详细地讲讲我党的政策,你再改一遍。我们党已经形成完整的一套周密的政策,这些你还不懂。

周总理非常细致,他事先到剧院把这个戏又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把导演找来,把主要的演员找来,把次要演员也找来,个别谈话。他问演资本家的演员:“你演这个戏,自己感觉怎么样?别不别扭?”小演员说:“有点别扭”。他就收集了这些反映回来,说,这个人物不行,那个人物不行,那个人物应该怎么改,我们的政策是怎么回事。包括很多细节,穿什么服装,用什么道具,还有音响,他都在行。

有一次,我父亲给人艺写了一个戏叫《女店员》,歌颂在“大跃进”中家庭妇女走出家门离开锅台,到社会上去服务,当了售货员,气象很新。这么一个喜剧,那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周总理带着财政部长李先念去看,说这个事是你们财政的事。看完以后,很喜欢,说今天得照相。上台照相的时候,他不坐在中间。他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把戏中的几个老太太找来坐在中间。”他跟李先念、导演、编剧全在边上,合了一影。

《茶馆》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戏,当时是很有争议的,幸亏周总理出来,保了这个戏。因为当时“左”的思想已经出来了,看不上这个戏,觉得这个戏怀旧呀!没有红线呀!没有革命呀!不喜欢。但是演员喜欢得很,观众喜欢得很,文艺界艺术家喜欢得很,就请周总理看。周总理称赞这是一部好戏,尤其是第一幕,第一幕是精品。这个戏的价值在于告诉年轻人,旧社会是多么可怕,这是很好的一堂课,而且写得极其生动,特别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