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及文化渊源(3)

由于精神已超然于现实的纷纭扰攘之上,心体原本不累于欲不滞于物,何劳避地于深山,何必幽栖于岩穴?结庐人境无妨其静,车马沸天不觉其喧,环境虽然随地而有喧寂之别,诗人的心境绝不因之而有静躁之分。宋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将陶渊明与王安石做过有趣的比较:“王荆公介甫辞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脱去世故,平生不以势利为务,当时少有及之者。然其诗曰:‘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既以丘壑存心,则外物去来,任之可也,何惊猜之有?是知此老胸中尚蒂芥也。如陶渊明则不然,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然则寄心于远,则虽在人境,而车马亦不能喧之;心有蒂芥,则虽擅一壑,而逢车马,亦不免惊猜也。”陶渊明心体自足无须外求,结庐人境,采菊篱边,哪用得着去“擅关中”或“擅丘壑”呢?寄迹于人境之中,何妨神游万象之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评论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为什么改“见”为“望”就使“一篇神气都索然”呢?诗人心如明镜朗鉴万物而不存有万物,见南山之前胸中并不曾有一南山。“望”属有意——好像诗人自性亏欠而求助于外,特地在寻求美景的刺激,“见”则无心——诗人的自得之趣存乎一心,丝毫不关乎见不见南山,其胸次的“悠然”不在于见南山之后而早已现于见南山之前,是“悠然见南山”而不是“见南山”才“悠然”。既随意而采东篱的秋菊,亦无心而见远处的南山,这是生命自身的嬉戏与自娱,是精神无拘无束的自由与洒脱,是心灵纯洁无染的怡乐与恬适。山间缭绕的山岚是多么自在,日暮“相与还”的飞鸟何其从容,此老眼前的南山、秋菊、山气、飞鸟无一不是佳景,此老胸中的结庐、采菊、见山无一而非乐事。此诗决非如古代论者所说的那样,前四句写“迹寂寞”,后四句写“心寂寞”,或者如许多现代研究者所说的那样,全诗先写心,后写境,将心与境先分成两截,然后再连成一片。诗中的境由心起而不是心由境生,是“胸有元气,自然流出”,是因有自得之乐而采菊见山,不必有待于采菊见山才获自得之乐。诗中的“真意”注家常引《庄子·渔父篇》以为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并据此将“真意”释为“自然意趣”。“真”属于道家的景观当然不错,但就此诗而论什么是“自然意趣”呢?能否把结庐、采菊、见山说成是“自然意趣”?至于把“真意”说成是“人生的真谛”或“人生的意义”的种种解释,则又将诗中的“真”混同于认识论上的“真”。其实这里的“真”不是逻辑上的“真”而是“存在者状态”上的“真”,“此中”的“此”是“此在”“在此”的“此”,“此中”就是存在者“在”当下的此时此地之中。由于诗人既不滞于物欲又不累于功名,摆脱了一切俗缘的遮蔽,自己存在的本真状态,就在“此中”显露敞开。已复其“真”的诗人与各得其所的万象猝然相遇,只见南山耸秀,秋菊迎风,山岚飘拂,夕鸟飞还,顿时一片化机,天真自露,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这是诗人生命存在的自由洒落,也是他本真存在的澄明朗现。可见,陶的“洒落”是指他脱落了一切功利、声名、计较、俗虑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无目的无利念的洒脱,无所关心无所欠缺的圆满,也就是其生命超然无累的自得与自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