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相如
十月二十四日下午,接到来自长沙钟叔河先生的电话,说是最近重看《儒林外史》,其中有马二先生去游杭州城隍山(吴山)时,吃了蓑衣饼,他反复查了几本书,都查不到蓑衣饼是什么样的食品,他就想起了我这个朋友,问我是不是知道,如果不知道的话,能否帮助查问一下。我立即翻开《儒林外史》,在第十四回里查到“马二先生……看见有卖的蓑衣饼,叫打了十二个钱的饼吃了,略觉有些意思”这句话,我从这句话的前后连起来判断,这蓑衣饼不是主食,可能是茶馆备下的小食品之类,但这蓑衣饼究为何物,我又专门翻查《儒林外史鉴赏辞典》,内里有该书一千多条词语的注释,却偏偏没有“蓑衣饼”。情急之下,我向一位饮食服务行业的领导求教,他先是一愣,然后热情地说可以帮助问问。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钟叔河先生出任岳麓书社总编辑时,我曾奉命去了解出版改革的情况,由京赴湘采访过他。他为人豪爽,学识渊博。记得谈到中午时,他还请我到他家吃“便饭”,由他夫人下厨,四菜一汤,随意而情真。以后我在各报刊上陆续读过他的多种作品,十分钦佩。
但是,我可真没想到,一部小说中提到的某一小吃,居然会引起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学者的深究,并且虚心移樽就教。
当天,那位饮食服务行业的领导来电话告诉我:蓑衣饼即酥油饼,可能谐音关系(吴敬梓这部小说全部采用口语写作),“酥油”的杭州口音与“蓑衣”十分相近,吴山酥油饼如今依然有得卖,成了杭州著名小吃了。杭州籍的清朝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有介绍。
我随即电告钟先生,他很高兴地说:有道理,谐音,这样解释讲得通,我读过这本《随园食单》,里边是有酥油饼的介绍的。谢谢你,让我终于消除了一个疑问。
放下电话,我不由得感叹: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哪怕是别人并不在意的小小的疑点,一定要弄懂搞通为止,这才是真正学者的作风和品格啊!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