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开源甚大,《论语》的一些话,常见注家们相反的解释,镶入不同的生活传承。“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属于此类。有儒者认为,这句话恰恰表明孔子的日常饮食不讲精细。李泽厚教授的《论语今读》两说皆备,不过,译成白话文,他倾向于前者:“饮食不嫌精,鱼肉不嫌切得细。”接下来还有李译的一大段话:“饭菜馊了,不吃。鱼肉腐烂了,不吃。变了颜色,不吃。发臭,不吃。杀牲不对路,不吃。没有合适的调料,不吃。肉虽然多,不超过饭菜。酒虽然不限量,但不喝醉。过夜的酒,街上卖的肉,不吃。不离开吃姜,但不多吃。参加公家的祭祀,祭肉不留到第二天。……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讲话。……座席摆得不正,不坐。”
所谓周礼三千,于日常生活有各类详细规定。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想要重建秩序,梦见周公,“克己复礼”,不避繁琐。也许含有极端针对极端的意思,纠偏之后,再来纠正自身的偏颇。
孔子在鲁国做过几年官,大多数时候以教学为业,收取学生的十条干肉,也收大雁和野鸡。年逾半百之后,有十四年的光景,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颠簸于道路,有时被尊为上宾,有时活像一只丧家犬。吃粗食也讲究礼数,饿肚子照样气定神闲,琴音丝毫不乱——儒家创始人的风度倾倒后人。曲阜的孔家有大银杏,孔子设杏坛讲学,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每年收到的“束脩”吃不完。秋冬之交,银杏树嫩黄叶儿飞飘,白果照眼。白果是上等食材,炖母鸡味道鲜美。
四川有句俗语:白果炖母鸡,吃得笑嘻嘻。
孔子打猎,钓鱼,射鸟,“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渔网捕鱼,不射归巢鸟。家里常有的肉食当有多种,搁在橱柜里发臭了,于是要倒掉,不会送给穷家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出了名的长人,肠胃较大。由于大脑不停地运转,吃肉也多。鲁国的另一个长人阳虎送孔子一头蒸小猪,看来阳虎知道孔子偏爱蒸熟的乳猪。半肥瘦的猪肉补脑,据说这也是毛泽东爱吃红烧肉的原因。苏东坡在湖北黄州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肥而不腻,极爽口,如今是北京“眉州东坡酒楼”的两道招牌菜。中国的各类先贤,尤其是文化先贤,对脑细胞的活跃度要求高,估计肉食者多,肉食量偏大。这与眼下餐桌上丰盛的“饲料肉”是两码事。
孔子给饮食定下繁琐的规矩,把生霉的食物倒掉,前提是吃物丰富。倒掉的食物用以喂猪,喂鸡鸭鹅,腐肉变新肉,良性循环。弟子们代劳,老师不用亲自动手。弟子问以农事,老师就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躬耕的隐士们嘲笑孔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夫子不生气,站在田边含笑赞许。“六十而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