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1)

郁达夫与孙荃从 1917 年 7 月初相识,到同年 8 月末分别,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其感情交流已是相当的融洽了。不但有书信来往,诗词唱和,而且还曾商量过有关结婚的具体事宜。郁达夫去国赴日本前夕寄赠孙荃的几首小诗便是最好的说明。

1917 年 9 月 5 日,郁达夫去国返日的途中,曾在西子湖畔作短暂停留。是夜,月明星稀,微风轻拂,大地一片寂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随着黑幕的降临,都渐渐沉入酣甜的梦乡。

“心事浩茫连广宇”的郁达夫,面对这样的良辰佳景,辗转反复,始终未能进入梦境,无奈,他只好披衣起床,沿着旅舍外的羊肠小道,踏着茫茫月色,一个人作漫无边际地闲逛游荡,以消散胸中激荡的情感。寄赠孙荃的几首小诗就是他当时百般思绪的艺术表现。

奉赠

许侬赤手拜云英,未嫁罗敷别有情。

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

梦隔蓬山路已通,不须惆怅怨东风。

他年来领湖州牧,会向君王说小红。

杨柳梢头月正圆,摇鞭重写定情篇。

此身未许缘亲老,请守清闺再五年。

立马江浔泪不干,长亭诀别本来难。

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南朝李易安。

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天边鸿雁池中鲤,且莫临风惜尔音。

诗人在诗后记中云:“夜月明,成诗若干首,寄未婚妻某者也。”

这“热恋”中的离别赠言,虽只有几首清淡的小诗,而在实际上它却孕育着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情思和用笔墨所难以描述的丰富内容,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思之令人缠绵悱恻。

其一,诗人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聪慧俊俏,对爱情执着、坚毅的云英、罗敷、李清照等丽姝才女的歌颂,表达了他对未婚妻孙荃清丽容貌、高洁心灵的赞赏之意,以及心中所难以控制的喜悦之感和依依惜别的情怀。

其二,诗人借南宋词人、名士姜白石和娇妾小红夫唱妇随、相亲相爱的典故,仿佛是在向孙荃暗示,我们之间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和感情交流,爱的桥梁已架通,不久的将来,像姜白石和小红所过的那种“白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的蓬莱仙境便会到来。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郁达夫对今后和谐美满、带有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夫妻生活是怀有充分信心的,也充满着期待。

其三,诗人委婉地向孙荃吐露了自己暂时还不能答应马上就与她举行婚礼的苦衷,即入不敷出的家中经济让年迈的寡母已无力再为他养妻育子,所以,他希望孙荃在这方面能够理解他、体谅他,默默地在闺阁里再守上五年,等他留学归来,谋生有道、经济自立时,再欢度那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良辰美景。“此身未许缘亲老,请守清闺再五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四,诗人巧夺天工,利用白居易的《琵琶行》、王实甫的《西厢记》、李清照的《醉花阴》等人们所熟知的描写“离别”的典故和艺术手法,曲折地向孙荃表示了自己将去国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她的无限留恋之情。

其五,诗人明借对杜少陵《春望》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的赞赏,实际上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却是在提醒孙荃以后要多寄信给他,以此来架起彼此心灵相通的桥梁。

为使自己与孙荃订婚的喜讯及相互间真挚的爱情公之于世,夸示于人,郁达夫不但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这五首赠诗抄送给亲朋好友们去观赏、评论,而且还郑重地把它寄给了杭州的《之江日报》和日本的《新爱知新闻》去发表。

也许寄赠孙荃的五首小诗,未能将诗人心中对她的情感完全表白,余兴未尽,临别杭州时再度登楼眺望故乡时,又禁不住文思泉涌,感慨大发。《重过杭州登楼望月怅然有怀》是也。

走马重来浙水滨,征衫未涤去年尘。

可怜一片西江月,照煞金闺梦里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从陈陶的《陇西行》和李白的《苏台览古》演变而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