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分处(4)

日本自建国以来,本土从来没有被攻击过。就连“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在1274年及1281年前后两次发兵进攻,也因台风被迫中止。“神风佐佑日本”被日本军国主义宣扬得神乎其神(傅中:《杜立德B25轰炸东京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的飞机轰炸袭击,也是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纸片轰炸”。

“纸片轰炸”无疑是中华文化的创意传承和逻辑延伸,与后来美国杜立德用燃烧弹教训东京的壮举相映成辉,书写了世界航空战史上的经典篇章。

当时日本本土防空戒备森严,部署了大量战斗机和地面防空部队,而中国仅剩的两架“马丁B-10型”远程轰炸机上没有装备自卫武器,又没有合适的战斗机进行护航,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同时这两架轰炸机的最大航程仅为900千米,所以必须要经停宁波补加燃油。

这批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整个行动成败的优质航空燃油,就是香港分处承运的那批特运燃油。

中国两架战机在长崎、福冈等日本本土撒下的传单迎风飞扬,日本地面防空高炮开始猛烈开火,但具备高超技术的中国飞行员迅速脱离日本领空出海,胜利返航。

时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陈绍禹、吴玉章、罗炳辉等亲自来到汉口王家墩机场迎接。周恩来还赠送锦旗一面,上书“德威并用,智勇双全”,并与两位机长徐焕升和佟彦博合影留念。

第二天,中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重要位置报道了这次空袭。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和精湛的飞行技术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佩和褒奖。

1945年5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闻名世界的12名飞行员的照片,其中包括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在1942年4月带领美国B25机群轰炸东京的杜立德。中国飞行员徐焕升也名列其中,照片上还特意标明:“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德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1938年夏天好不容易传来的一封家书所带来的却是巨大的悲痛。父亲写道:忽接来信惊悉祖父在老家中风病逝。“开哥芳嫂闻后悲痛不止”,痛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伯父带领父亲到礼顿山上最高处,向北默哀,鞠躬行礼,作为对祖父逝世的哀悼。

从分处前往码头的路上,有几处可以看到路旁山坡上生长的红锥树。每当经过这株株昂立的红锥树林,父亲总是会深情地多望几眼。红锥树将同属华夏神州的香港和华南紧紧地联在一起。

父亲和谢承健有时还在晚上没有任务时,来到刘之国主管的“七姐妹”仓库学驾驶。那里存有一辆旧轿车,他们将车发动,在红锥树的注视下学驾了几次,后来在八募抢运和突围中派上了用场。

西南运输总处香港分处自1938年1月至10月,主持经办的香港—广州国际运输通道,计运入物资106143吨,为支撑抗战之初最艰难的岁月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时西南运输总处还积极协助战区各机关向后方的疏散工作,抢运了许多其他战略物资和人员。

据父亲的回忆,“1938年10月,日军攻陷广州,港穗运输中断。当时滇缅公路已建成通车,军火器材,以及公私商品都经缅甸转进中国,我和兆锴、之国、启南、成辅被派到新加坡分处工作”。

云南省档案馆(全宗54,目录1,卷号254)内存1938年10月21日,时任西南运输总处处长的宋子良给时兼任兵工署香港办事处处长的方兆镐的函称:“调赵廷珍、张元纶、庄汉定、张杰新、王启南、方兆锴、郭成辅等七员派赴新加坡分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