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3)

除了角色和戏份的巨大变化,还有其他突如其来的考验在等待我。一般来说,日本的电视连续剧,一个上映单位是由10到12话剧集构成的,每集一个小时左右,以每周一集的频率上映,大概三个月完全播完。但在中国,一部电视剧至少20集,多的甚至能达到80集!虽然每集的时间比日本电视剧短15分钟,但相对的播出进度却惊人地快。

在日本,电视剧的拍摄与放映几乎同时进行,普遍的进度是一周播出一集。但是在中国,一部电视剧全部拍摄结束后才会以每天两到三集的频率一次放映完毕,也就是说,就算是全30集的电视剧,2周就能播出完毕。这对于我来说,当然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都在与演员和工作人员见面熟悉中度过,过了几天后,《永恒恋人》的拍摄工作也终于要开始了,可是,很快就出现了意外情况。

那天晚上,我正在宾馆等待着第二天的初次拍摄,忽然接到了徐先生打来的电话。他的声音一反常态且有点低沉:“矢野先生吗?我来通知您一下,明天的外景拍摄,貌似计划有变。”

“哎?计划有变是怎么回事?”我从他的语气中感觉到了一种不好的预兆。

“不知是拍摄场地还是布景的不便,明天拍摄的镜头要变更一下。要拍摄男女主角最后在医院告别的镜头,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问题?”

“最后,那不就是最后场面了嘛。”我有点措手不及,但是下意识地没敢提出问题,“问题倒是没有……”

第一天原本的计划是拍摄川岛和中国记者相遇并搭话的镜头。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拍摄工作变成了别的镜头。这个新镜头直接是女记者变成了植物人之后,川岛来到病房和她告别的场面。哪有这种道理,第一天居然就要拍摄这个全剧高潮点的情节!这在日本的电视剧拍摄中绝对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故事需要递进,感情也需要酝酿,第一天就拍摄高潮镜头不符合常理。

然而,抱怨归抱怨,这里是中国,在中国的电视界中,这种事情并不稀奇。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拍摄数量庞大的镜头,所以拍摄方通常不会考虑到每一个演员的意向,同一个场景有多个情节发生的话,放在一起拍摄是很正常的,突然变更安排也并不鲜见。

当时的我,对于中国的业界情况毫不知情,除了惊讶之外,还有一种茫然失措的感觉,忽然对即将到来的拍摄工作充满了不安。

不得不说,从小培养起来的执拗性格帮了我很大的忙,放下听筒之后,我深深地喘了口气,心想:“不论出现什么状况,都能完美应对,完美演出的演员才是职业演员!无论如何要突破这个难关。”怀着这样的觉悟,我赶紧拿出剧本,打开最终镜头的那一页,开始再次确认台词。然而,一看剧本,好不容易压下的不安再次变本加厉地复苏了!

我不会说汉语,而我所要出演的角色,却被设定为能说流利的汉语!

就算我的演员之魂再怎么燃烧,也不可能睡一觉醒来就能学会汉语。只会说“你好”和“谢谢”根本无济于事啊!

作为主演的我不会说中国话,故事该如何展开?第二天的表演该如何进行?我逐渐又恐慌了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