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

韩浩月

我在朋友圈里说,《急诊室故事》是个适合70后男人的电视剧,80后、90后的男生就算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把护士当成最爱了。好在,这剧还没让我失望,里面依惯性刻画的护士形象依然美好。

70后的护士情结还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候,护士曾是一个被关注、重视、呵护的群体,作为最大众化的职业之一,那时护士是老师之外最受尊重的群体。考上卫校,毕业后进入医院当护士,是不少女孩儿的理想归宿,而有一个认识的护士在医院工作,则会被认为是一种荣耀。出现在诸多流行文化作品中的护士描写,侧面证实了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尚位置和被重视程度。

崔健在他那首著名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中直接点名,“给我点儿爱,我的护士姐姐,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这首歌的MV令我印象深刻,一群冲出紫禁城的青年,在漫天雪花中释放着荷尔蒙,镜头里的护士纯洁、美丽,宛若女神。

王朔常在他的故事里用深情的文字描写护士。在那部读了令人心疼的《过把瘾就死》中,女主角杜梅就是护士,杜梅也是王朔笔下女性人物最鲜活的一个,在开篇,王朔就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这名护士。“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王朔爱写护士,大概和他参军时曾短暂地当过护士有关,在他们那一拨大院子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护士也是不可或缺的回忆,比如他的好兄弟冯小刚,前妻就是名护士,八卦传播者形容她时只用了四个字——“气质出众”。

护士频频进入作家笔下以及影视作品镜头,并不是偶然的。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普通女孩儿想要进入条件更加严苛的机关事业单位,是很困难的,而和师范学校一样拥有特殊招生条件和政策扶持的卫生学校,集结了一批因为家庭条件差而无法深造的优秀女生,她们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她们所受的职业教育,相对于大众而言较高的文化素养,不错的收入,良好的外在形象,就业环境的高要求,加之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单纯……这些都让护士成为一个时尚职业,某种程度上和后来被推崇的空姐职业有类似的优越感。

在我的少年县城生活记忆里,最好看的女人是医院的护士,被男青年追求最多的是护士,不乏胆大者装病进入医院成功追到护士的例子……这样的美好回忆逐渐淡去之后,取而代之的却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生护士“脸难看、脾气差”的传闻,医闹大闹医院的新闻,护士加班是家常便饭,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常被病人家属吼,抱怨的声音时不时通过媒体传出来。护士不再是令人骄傲的职业,而变成了自我吐槽和被别人吐槽的职业。那些文艺作品里曾让我们心动的护士形象被现实击碎了……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变了,生活的节奏变了,生活的目标也变了,曾经悠闲从容带着点理想主义的生活方式,被成功学强行占领了,每个人都急着向前赶,医生和护士是最不适合这个急时代的群体之一,他们需要平静的心灵和慢下来的环境,只有如此才能安心、耐心地为病人看病,可他们在时代的弦上,无法逃脱大环境的影响,被逼迫、被绑架着一起匆匆向前,像流水线那样送走一个病人,再迎来下一个。

当我们怀念一个职业的美好过去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怀念那时候这个职业所维系的人际关系。在过去,护士就是医院的名片,是看到就让人喜欢并且觉得安心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触动创作者去关注、讲述。而现在,不把医患矛盾当重要故事线条,医疗剧都没法儿拍了,每当一个曾现实发生过的社会新闻,被改编进医疗剧的时候,观众看了毫无解气的感觉,只会感到莫名的郁闷。期望《急诊室故事》是前来释怀的而不是添堵的,从前几集故事看,这里的护士又恢复了过去的风采,简单、乖巧、可爱,虽与真实形象有所差距,但作为观众还是乐见其成。我们需要在医疗剧中看到让人感动的故事,唯有感动,才能让人们放弃偏见,变得宽容。

再可爱温柔一些吧,像崔健歌里唱的那样,人们需要那样的护士姐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