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华夏证券实业投资走向颠峰的1996年,黄玉峻几次开会提醒经营班子,要注意多种经营的风险控制,要摸清家底,不行就赶紧刹车,不然会出大问题。刚开始,邵淳觉得黄玉峻是在泼冷水,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后来也想清楚了,觉得董事长的意见有前瞻性,慢慢就把实业投资的速度降了下来,除总部可进行实业投资外,分支机构不准再上实业投资项目。到1997年,公司宣布全面停止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政策,禁止总部和各地分支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非证券资产投资。
多年之后,有人质疑,可能正是当年大规模的实业投资拖垮了华夏证券。
就此说法,邵淳对媒体多次表示了他的不同意见。
他说,不能动不动就说前任留下了多少亿的亏损,留下了多少亿保证金窟窿。当初公司的负债也就十来个亿,债权也有十来个亿,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何况当时公司还有一定的利润储备。
华夏证券的实业投资从1996年开始刹车,1997年全面禁止,1999年数据显示通过清收处理,收回来的投资收益,加上剩余的各类资产,还是总体收支相抵的状况。现在不难看得出来,多种经营是走了一条弯路,放弃公司的专业方向,去干了些不专业的事,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金。邵淳后来带着一种自我辩护的口吻说:“很侥幸,这些投资并未造成重大损失,有些项目还在收着租子,华夏证券一直靠它们给员工发薪水。”
谈到当年券商实业投资中的那种疯狂,即便胆识过人、性喜博弈的邵淳,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免感到后怕。20世纪90年代初,最热的投资是房地产,最热的房地产投资在海南,但这股投资潮退得最快的也是海南。华夏证券那时差点就栽在一个叫月亮湾的项目上。
当时海南政府向公司推荐了一个项目,有30平方公里,叫月亮湾,同时附带很多极其优惠的政策。不少券商当时都在海南做房产项目,万国证券做的项目叫太阳湾,南方证券开发的项目叫星星湾,海南政府就把月亮湾推荐给了华夏证券。邵淳有感于对方再三诚恳的态度,也真的动了心,于是就带人去考察,发现月亮湾风景独好,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有潜力的地方。邵淳差一点儿就赌了,但后来犹豫来犹豫去还是觉得它太大了,需要占用不少资金,如果周期拖长,华夏证券能否承担得了?要是小一点,譬如只有三平方公里就可以马上拍板做了。最后邵淳还是对当地政府说回去再研究研究。回去后,邵淳向董事长汇报了情况,但遭到黄玉峻的坚决反对。他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
不管邵淳怎样算账,他自始至终难以否认的是,当年四十多亿扔进了缘非证券业务领域,不光没有体现出即期的高额回报,而且让公司流动资金“困起死地头”,有些项目历经十年挣扎都难以解套,从此使公司变得囊中羞涩,时在证券主业的投入上捉襟见肘,长期依赖市场高息短期融资“饮鸩止渴”,使公司主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风险,与同行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华夏证券此后长时期背负沉重的资金包袱匍匐前行、“未老先衰”的状态,与初期实业投资的长期、全线套牢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