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也忆战火青春时(饶平如)

在晚上看书是我的习惯。《梅子青时:外婆的青春纪念册》交到我的手上时是清样,我有幸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用三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欲罢不能啊!

书中的外婆可以说是和我同一个时代的人,求学时期也正值抗日战争的时代;虽然地区不同,遭遇各异,但艰危困苦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当时我们在学校上课读书,随时都有日寇飞机前来轰炸的危险。每遇空袭警报发出“呜——”的长鸣声,正在上课的师生便匆忙地收起书本,跑出教室,各自奔向自己认为安全得地方去避难。事先我们学生也都学过一些逃避轰炸、保全性命的常识,例如:要躲藏在壕沟之类的有掩蔽的地方;卧倒在地上时,千万不能够俯卧而应该侧卧,否则,炸弹在地上爆炸时的剧烈震撼会使你的心脏受损;如遇敌机施放毒气弹,要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要用棉被等物叠放在桌子上,自己则藏身桌下,这样,万一房屋坍塌时,你还有逃生的机会……

书中的故事,激起了我许多旧时的回忆和感慨:我能理解当时一个农村的女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多么艰难!我也知道学校中的生活是多么的清苦——甚至于吃一餐饱饭都不容易;太多太多和我相同的经历啊!

至于书中提到的金校长、骆老师等人,我与他们虽未见过面,但看完此书后,我又感到似乎对他们很熟悉,很亲切,好像他们也教过我的书,也是我的校长和老师。奇怪吗?说起来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那个时候的校长和老师,他们对“教育救国”的理念是一致的。他们那种坚韧不屈、刻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是完全相同的。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学校办好,也要把学生们教育成才。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抗日,就是在救国!

1943年我在四川成都黄埔军校毕业时也准备了一本“留言簿”,请全队同学(约200人)签名、题词,称之为“临别赠言”,别的同学也都有“留言簿”。留言中都是些互相勉励、互相关怀的词语。青年人意气豪迈,热血沸腾,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烈、期望和温馨……可惜的是,我没有像外婆这么幸运地能把它保存至今,我的“青春纪念册”却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和我的青春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回家以后忽然想起:晾晒在外面院子里的衣裳还没有收取,这时急忙写信给陶爱凤代为办理。很快,回信来了,上面写的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经穿上了!”

又若干年之后,有时手头上有点紧,经济上周转不过来,便跑到陶家去对她双手一摊,说一声:“拿来!”困难便立时解决了。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是同胞,胜似同胞。这种亲密无间温暖而真挚的友情,令人羡煞、妒煞……

外婆是个好人,书中故事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好人。从前人说:“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必有好报”。这话并非迷信,而是天理之自然,事理之必然,人理之当然。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外婆个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活历程的传记,而且也是一本描述人间师友精诚团结互助友爱的真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好书。

饶平如

2015年7月1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