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啊张良,难道你真的要为楚国做一辈子的臣子?那么,你和卖国求荣又有多少区别呢?
当然,张良怀念韩国的思绪中,也加入了自己绵延了十年的情愫。当年,在韩国许下的亲事,始终没有履约。而据张良千方百计得到的消息说,有着婚约的未婚妻,十余年来始终守身如玉、坚决不二嫁,始终相信未婚夫会回到故国完婚。
无论是于国于家,张良都迫切地希望复兴韩国,这首延续了十余年的亡国恨曲,不应该在今天继续下去了!
然而,张良终究是理性的,他明白,自己想要复兴韩国,不仅需要让刘邦理解和接受,更要让义军核心项梁统一。而且,考虑到维护整个反抗军的全体利益,这个复兴的韩国,不能和脱离了反秦大业的齐国、燕国、赵国和魏国这些新诸侯一样,置身于斗争之外——只有让项梁他们看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同意自己的建议。
思考成熟之后,张良来到了项梁的大帐中。
由于项伯的关系,项梁对张良历来相当看重,不仅经常询问他的看法,甚至试探过想要请他进入幕僚行列。
因此,这一次,张良也不愿遮掩,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项将军,您拥立怀王后裔为王,忠肝义胆,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可以说让我等感动不已。也触动了我张良的伤心往事:仔细想来,我的祖父和父亲,当年也是韩国的重臣,世代接受韩王的恩惠,如今,所有被秦国灭掉的六国中,只有韩国还默默无闻,未曾复国。这让我想起来就辗转反侧、食不甘味。更何况,韩国被秦国灭亡最早,众多人民被暴秦蹂躏时间最长,心中的怒火也最炽烈。我听说,目前韩国望族的后裔中,横阳君韩成是最贤能的。如果有人能去韩国振臂一呼,将他立为韩王,号召中原的韩国民众行动起来,那么,不仅我私人的愿望可以满足,更能够为江淮活动着的楚国义军建立一道屏障,增添一支盟军。这样做是否适合,还要请项将军定夺裁量。”
张良这一番话,以相同的情感作为发端,以共同的利益作为保障,句句打动着项梁。更何况,多一支盟军,总比多一个对手好,老于政治的项梁,绝对清楚这个道理。就这样,他很快答应分上千人马给张良去复兴韩国。
比起项梁,更让张良感到有所亏欠的是刘邦。
自从投奔刘邦以后,虽然只是短短相处了几个月,却让张良深深感到,这个人身上有自己所不能及的优点,甚至有着连项梁、项羽这些人都无法取代的力量。正因为如此,他更希望能和刘邦更多地相处,去借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形势比人强,路走到这里,必须要暂时分开。
其实,刘邦也何尝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他向来心胸豁达,好像很快就忘记了丢失贤良助手的遗憾,真心诚意地来到城外送别张良,祝愿他复国顺利。
刘邦越是这样,张良越是不忍,于是长揖到地:“沛公,今日暂别,他日定能相会于咸阳城中!”说完,他跨上马头也不回地带领部队向西而行。
走了好远,张良回头看去,但见刘邦的身影还站在夕阳之下,张望着自己的方向。虽然他身边簇拥着不少人,但依然显得那样落寞、寂寥……
此时,正是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