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林因何不辞而别 1

抗战爆发后,北方高校与科研机构纷纷南迁。随着淞沪战事起紧,位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也相继起程迁往长沙等地。武汉会战在即,湖南全境震动,迁入长沙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再度迁往昆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等均随之迁滇,继续开展工作。1940年,日军对昆明轰炸日趋加重,为求得一张安静的书桌,史语所等驻昆明学术机构再一次酝酿搬迁。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派所内研究人员芮逸夫亲赴四川考察,准备迁入四川南溪县李庄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史语所发生了一件离奇事件,这便是胡福林(厚宣)的悄然出走。

胡厚宣,河北省望都县人, 1911年12月20日出生在大王庄一个生活清苦的教师之家。福林是早期的名字,抗战胜利后改为厚宣。此君自幼好学,1928年于河北保定培德中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顺利升入史学系。当此之时,中研院史语所正由广州搬到北平北海静心斋办公,北大校长蒋梦麟聘请该所的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名流大腕前往兼课,以壮北大文学院声威,胡福林算是傅斯年等人的学生。1934年,胡氏毕业,被傅斯年、李济选拔到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工作。从此之后,胡福林追随梁思永赴河南安阳殷墟参加了第十、十一次考古工作,并单独主持了侯家庄西北冈王陵1004号大墓的发掘,成绩显著,为同人称道。

殷墟最后三次发掘(十三次至十五次),共出土有字甲骨18405片,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小屯北地YH127坑出土的一整坑有字甲骨。当时在工地清理不便,连泥带土一同运到南京史语所住地——北极阁大厦整理。在董作宾领导下,由胡福林与所内技工关德儒、魏善臣等经过八个月的努力方告完成,共清理出有字甲骨17096片——这是殷墟发掘以来在甲骨文搜集方面最大的收获。这一可喜成果正如董作宾所言:“过去,传世所得甲骨大多支离破碎,学者们据此难以确知甲骨的‘全豹’。而现在,只此一坑就有完整大龟三百多版,再加上缀合材料就更多了。因此学者眼界大开,思路广阔了。”[1]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