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书生大使生涯 1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淞沪抗战随之打响,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最初,交战双方呈胶着状态,互有胜负。 9月1日,日军精锐部队第12师团等三个师团抵达上海,实力大增,向中国军队发动全线攻击,中国守军拼死抵抗。蕴藻浜、苏州河之战,双方死亡惨重,成堆的死尸阻断了航道,血流成河,浜水皆赤。

在此期间,蒋介石专门召见胡适、傅斯年、钱端升等人,就胡适以非正式使节的身份出访欧美,进行国民外交,并就此事发表看法。众人皆认为胡氏出使很有必要,定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有所补益云云,但胡适却顾虑重重,表示不能从命。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战争局势日见迫近,与日寇是战是和的问题也突兀地呈现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当此之时,主战者有之,主和者有之,和稀泥者有之,各派吵吵闹闹,难分主次。在诸多嘈杂宏论中,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适以他在学界领袖的崇高声望,其声远播,分外引人注意。胡氏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远不能与日本抗衡,主张避战谋和,与日本公开交涉,解决两国之间的悬案,以谋求十年的和平。按他的设想,在这和平的十年中,中国全力发展现代军事工业,以阻止日本武力征服中国的企图。1936年6月27日夜,胡在给王世杰的信中说:“以我观之,蒋先生只有‘等我预备好了再打’的算盘,似乎还没有‘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在二十二年热河失守后在保定见他,他就说:‘我们现在不能打。’三年过去了,我看他似乎全没有对日作战计划。……老实说,无论从海陆空的任何方面着想,我们决无能准备到可以打胜仗的日子。”(《胡适日记》本日条后附记)受蒋介石几年前所说“现在不能打”的消极观点影响,作为一介书生的胡适也认为暂时不能打,遂有了与日讲和的念头并公之于众。这一主张给胡适带来了“主和派”的称号,从而受到主战派的猛烈谴责与攻击,当时孙科、居正等国民党大佬,皆主张法办胡适,以视正听。孙是亲苏的主战派,他当时有利用苏联方面的力量帮助中国制衡日本的构想,但此举遭到了蒋介石的否决和唾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