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共有几位导师 4

当这一研究课题基本完成后,李济把博士论文中的主要内容综合成一篇题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的英语短文,刊载于1922年2月美国巴尔的库出版的《中国留学生》月刊,以征求学术界同行的意见。同年12月,美国人类学会在波士顿举行年会,与会者均为当时美国顶尖的人类学家。李济在导师和鼓励下,将本年2月发表的论文稍加修订,参加年会并公开宣读。令李济和他的导师颇感欣慰的是,入会者听完报告,对这位年轻的东方学子独特见解和不凡的学识报以热烈的掌声。未久,这份报告便在1923年123期《哈佛研究生》杂志刊出,这篇“中国民族之科学研究第一部著作”,(吴相湘语)引起了学术界更加广泛的注意。此时,大哲学家罗素(1920年曾到中国讲学)正在修订他的著作《中国问题》,在读了李济的论文后,“得到了某些颇有启发的见解”,随即征引了一些段落补入了他的著作中。由于罗素所具有的世界性声誉和大师地位,随着著作的问世,被他引用了论文的李济也跟着名声大噪。

1923年,李济凝聚了三年心血的《中国民族之形成:一个人类学的研究》(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 Anthropologicallnquiry)[7]完成。此著根据111个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质,从春秋到明末建筑城池的发展,十大姓氏的起源与分布,南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综合出中国民族的五种重要成分,堪称对中国民族的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其所应用的方法和材料,一直作为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学者共同效仿的标杆而经久不衰。也就是这部著作的问民,使年仅27岁的李济荣获得哈佛大学哲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位中国人获此殊荣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