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家书倾诉战乱之苦 4

【家书背后的故事】

在 2009年 12月 28日开幕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上,抗战家书部分一块用毛笔小楷书写的丝绸家书格外引人注目。这块丝绸家书长 68厘米,宽 63.5厘米,基本上呈正方形,内容长达 3500字,历经 60余年岁月磨洗,文字依然清晰可辨。

A 即公元 1943年 11月 21日。

写信人符梅轩,收信人符镇宝即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甲。 1943年 11月 21日符梅轩写此信时家人正在上海生活,哥哥阿甲在延安。她在信中向哥哥倾诉了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百姓逃难的悲惨景象,沦陷期间上海难民遍地、物价高涨的现实,以及家里生活的艰难。符梅轩于 1956年去世后,这封家书由其子陈天仁先生珍藏。 2009年 7月,已定居海外的陈天仁先生将此封珍贵家书寄回了祖国,参加此展。

阿甲( 1907—1994),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导演、编剧。原名符律衡,自幼多才多艺,人称“十龄童”。1938年春到延安,主演京剧《打渔杀家》、《逼上梁山》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建国后,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副院长。 1964年主编导现代京剧《红灯记》,公

演后获得巨大成功。“文革”中受迫害。

“文革”结束后,阿甲又焕发了艺术青春。他指导和帮助了江苏的昆剧、京剧团体排演《烂河山》、《李慧娘》等剧目,获得了巨大成功。晚年定居无锡曹张新村。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京剧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符梅轩( 1910—1956),江苏宜兴丁蜀镇双桥村人。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家庭妇女,没上过正规学校,靠自学成才。生前坚持每天写日记,从不中断。即使是在她去世前的十几天,仍坚持每天写日记,最后几天实在不能动笔,就口述日记内容,让家人

符梅轩

符镇宝(阿甲)

帮她记。

符梅轩少年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孝女。为了能治好母亲多年的病,竟“割肉救母”,用刀将自己左臂膀上的一块肉割下,要煮给她的母亲吃。从此,她的左臂膀上留下一个醒目的疤痕。

符梅轩勤劳、节俭、善良。据说她举行婚礼的那天,有一个要饭的乞丐闯进婚庆的喜宴,遭到一些客人的驱赶和推打。她见此状,顿时忘记了自己新娘的身份,立即不顾一切冲进人群,将自己身体伏在被逐赶的乞丐身上,保护着乞丐免受逐打。没有等那些围攻的客人醒悟过来,她自己的身上和新娘的衣裳都被客人扯伤了。她还经常将家里做好的饭菜和面食送给乞丐们吃。

20世纪 50年代初,位于上海石库门的两间房的家里,除了符梅轩一家五口人外,还住着她的父亲、两个妹妹,丈夫弟弟的遗孀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一大家人全靠符梅轩丈夫一人做两份工作,每月 6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符梅轩当时为这个大家庭管理经济,将这 60元钱的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来用。她在日记中有许多这样克勤克俭、苦度时艰的描述。

(孟兆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