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背后的故事】
几年前,笔者在搜集整理东固革命根据地相关史料时,发现了当时在八路军 115师政治部(后在 343旅)工作的八路军老战士刘中新(又名刘忠新)写给母亲的 4封家书,信中所流露出来的报国之志、思乡之情、孝老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慨万分。
刘中新是一位经过长征走向抗日战场的热血男儿,他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抛家舍亲,出生入死,最终也没能回到他日夜思念的家乡,甚至连一张模糊的照片也没能留下,留给亲人的只有这 4封字句滚烫的家书和无尽的等待……
刘中新在家乡中的谱名为刘昌榜,有一个弟弟叫刘昌枱。这 4封家书均由刘昌枱的两个儿子刘发照、刘发熙保存至今。
当年刘中新所在的东固区苏区(今为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曾有 2400多人参加红军,占全区总人数 8000人的 24.29%。由于当时东固区扩红支前工作做得好,全区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出现了整营(二三百人)整连
(一百多人)去当红军的喜人局面。 1930年 10月攻克吉安后,曾有一次性两个营( 500多人)参加红军的盛况,因此东固区曾被评为中央苏区一等模范区。据 1934年的统计,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东固区青壮年劳力不足 400人。建国后统计东固区有名有姓的烈士达 1400多人,无名烈士就更多了,由此可见东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刘中新大概在 20世纪 20年代末期参加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在八路军 115师政治部和 343旅工作。据初步考证,此 4封信分别写于 1938年、 1939年 6至 9月间。其中的一封家书这样写道:“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来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在一封长达 5页的家书中,详尽描述了梦中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景,以及看到别人收到家书而自己没有时的失落感。信中还特别写道:“我以前在家中的时候,一起出来了三四拾个朋友,现在也不知道到何处工作去了,我在这里连一个也没有见到,也不知咱们那里有回去的没有,你如果来信时完全说明。”信中对家乡战友的思念之情和牵挂跃然纸上。从现在已知的情况来看,十有八九是牺牲了,当时刘中新是一位幸存者。
据他的亲属讲,刘中新在建国初还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并寄来一张穿军官服的照片,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未能与家人联系上,这张照片后来也下落不明。因此,寻找刘中新便成了全家人一个等了几十年的愿望。刘中新的弟媳,也就是发照、发熙两兄弟的母亲黄龙秀老人目前还健在,她心中不断念叨这位兄弟的下落。
刘中新这些家书保存 70余年,凝聚了刘家几代人的一片亲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思念亲人的心情愈发浓烈,于是委托笔者代为寻找。笔者将有关资料给了来到东固寻根的陈东海同志,他父亲陈光将军曾任 343旅旅长、 115师代理师长。他回到北京后,找了一些曾在 115师和 343旅工作过的将士亲属打听情况但至今尚无确切消息。笔者还通过梁兴初将军之子梁晓源继续打听有关情况。他们提供了部队演变的有关史料。
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笔者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 343旅在 1939年后分别演变发展进入了三个部队:一是 343旅 686团 1营、 343旅 685团新 2营、 343旅补充团三部分演变为今天第 38军的 334团、 335团、 337团。二是原属红一军团红二师后为 343旅 685团(缺 2营)发展为八路军苏鲁支队,再演变为第 43军 127师的一部。三是原属红一军团“模范红五团”的 343旅 685团 2营演变成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并与 686团 3营和旅部机关一起发展为今天的第 16军 46师的 136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