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是蔡元培(1)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终年73岁。

他19岁中举人,39岁留学德国,先后历时10年。他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1916-1927)、中法大学校长(1920-1930)。

蔡元培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北大精神”在蔡元培手中铸就,“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留给中国的最伟大的办学方针。蔡元培最耀眼的人生成就也与北京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说他是“学界泰斗,万事楷模”也与他作为北大校长的作为紧密联系在一起。

1940年3月3日,73岁的蔡元培在香港寓所,起床摔倒,血管破裂,医院抢救不治,5日永逝。他的学生们在他的墓碑上刻写了这样的话:“昔曾子称仲尼曰,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当今之事惟先生足以当之”。

陈平原在《蔡元培与老北大》一文中说:“蔡元培对现代大学的理解,一是兼容百家,二是专深学术,此举既关思想,也及教育。百年中国,有独立的大学理念,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不敢说独此一家,但蔡元培无疑是最出色的。这是因为,有其位者不一定有其识,有其识者不一定有其位;有其位有其识者,不一定有其时——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才可能有蔡元培出长北大时之挥洒自如。”

那么,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为什么是蔡元培?

母亲的教育

1868年,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的祖父与父亲都从事商业,祖父是典当行经理,父亲为钱庄经理,几位叔叔皆从商,蔡元培的六叔是蔡家唯一的读书人。

蔡元培11岁那年,父亲去世,并未给家中留下积蓄。亲朋好友凑钱给蔡元培的母亲,作抚养遗孤之用,被母亲婉言谢绝。由于父亲生前为人慷慨,借给朋友钱都不要凭证,很多人都自动上门还钱。母亲将自己的首饰拿去典当,带领全家节俭度日。

蔡母慎言,教育子女言行之前要多思考。子女有错,母亲不怒骂,讲明错误缘由,督促其改过。若屡教不改,便于清晨用竹条打孩子的屁股和大腿,因为这样不会伤及孩子的骨头,也不像打头或脸,留下痕迹被人耻笑。1885年,蔡元培母亲患病,服药未见好转。蔡元培记得小时曾听说祖母大病时,七叔割下手臂上的肉与药混合一起,祖母服下后病愈。于是蔡元培为母治病心切,采用了这个方法,于左臂割下一小块肉,与药混合,让母亲服用。这种做法自然无用,一年后蔡母亲去世。

早年的学养与教育实践

蔡元培5岁入家塾读书,跟随先生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之后又读四书五经。读书之外也学习识字和对句。13岁时,蔡元培受教于秀才王子庄,学习八股文。

1883年,蔡元培考中秀才,不再跟王子庄学习,而是在当起了塾师,他先后在姚家和单家教学,一边教书,一边自由阅读。受家庭财力所限,蔡元培无钱购书,便从六叔的藏书中借阅。蔡元培补读了《礼仪》《周礼》《春秋公羊传》等,也阅读了很多关于考据或词章的书籍。阅读之余,蔡元培尝试写作散文与骈文,他的作品得到了同乡前辈田春农的认可。

1886年,田春农把蔡元培介绍到藏书家徐树兰、徐友兰家中,一方面为其子徐维则伴读,一方面帮助徐家校勘典籍。徐家是当地的藏书大家,藏书四万余卷,有一书斋名曰“徐氏铸学斋”。蔡元培在这里伴读四年,博览群书,除了增进学问,也结交了很多老师与朋友。在徐家的伴读与校勘经历是蔡元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蔡元培为此很感谢介绍自己到徐家的田春农,称他是自己生平第一个知己。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