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费的“全球旅行”(1)

来到美国的第二个年头,在结束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打工经历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反思,并且时不时问自己:来美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享乐,那我更愿意待在国内,天天仨饱俩倒,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人、合口的饭菜。完全没有必要跑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吃着口味单一的垃圾食品,学习使用陌生的语言,和各色皮肤的人种抢工作,更不会忍受来自同胞的歧视。

我之所以跑到纽约来遭这份“洋罪”,是因为传说这里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机遇,以及更优厚的待遇。但是这些统统都要建立在努力奋斗的基础上,只有当你奋力爬上了一个更高的位置,空间才得以更广阔,而机遇才会看得到你。

之后的一年多,我开始逐渐变得老实,变得想要去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变得像老爸那样,有些沉默寡言。每天除了上课,就按时按点去彼得那里辅导小学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开始慢慢变得和其他华人一样,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小圈子里。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以为这就是努力。

2008年5月,我以全优的成绩在纽约皇后社区学院毕业了,并且在三个月后顺利拿到了皇后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直到这时候,我还是没搞明白,我的空间和机遇在哪里;或者换个说法,我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还没有一点儿头绪。

由于出国较晚,我在国内的同学此时都已有了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只有我,这个他们口中“混在纽约的上层人士”,还在不知疲倦地上着学,在老爸的一个朋友开办的小学生补习班里打着份可有可无的工,拿着那点儿可有可无的“零花钱”。

这年暑假,我第一次回国。

在餐桌上,当同学们谈到目前市场和工作的不景气,或是偶尔问到我时,我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回答。国内的工作我一天也没干过,在纽约,我也根本不算是一个正经的上班族,可以说对工作、市场、行业大环境一无所知。大家得知我还在上学,纷纷夸我有福气,殊不知我早就想跳出现在的生活节奏,去做一些至少自己觉得有意义、有盼头的事情。

至于大学,美国和中国的毕业生我认为没什么区别,一样的高开低走,毕业时牛气冲天、舍我其谁,一旦真正步入社会,窘态毕露,这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庆幸自己比别人早一点儿看到这些,而不幸的是,我是其中一个,比别人好不了多少。

但改变的机会还是很快就来到了。

11月底的纽约已经颇为寒冷,走在曼哈顿街头,依然能时不时看到身穿短袖不要命的白人孩子。我从彼得的补习班出来,正要钻进地铁站,却被路旁一间电器行里慷慨激昂的音乐声所吸引。

回头看去,我才发现橱窗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美军征兵广告。说实话,当时的画面和文字内容我几乎没有记住,但最后一句却深深烙在了心里——是时候做出你人生的改变了!加入美国军队,免费的全球旅行等待着你!

我承认,我只记住了“改变”和“免费全球旅行”这两个词,但这两个词却恰恰是我想要的。改变自己单调模式化的生活,走出这个可怕的小圈子。

我总有一种感觉,在陌生的国度和环境中,由于受活动空间和人脉限制而形成的这种束缚,远比国内一个人宅在家里还要可怕。宅在家里,你至少知道楼下哪家的面好吃、谁的小卖部里都是真烟;如果走出去,你也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可这些在国外一律行不通。让我想朋友,首先想到的都是些华人;让我出去吃饭,每到一家店每吃一口,我都会拿来和在国内时自己吃到过的做比较。那种纠结、彷徨、迷茫,像无边的黑暗一样时刻笼罩在头顶,经久不散。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