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7)

于是,《华盛顿邮报》有了一种高智力结构下的紧张的创造性空气,总是充满冲动,总是振奋人心,催人进取;在不同的眼光看来,又总是有些咄咄逼人,有些目空一切……

这就是华盛顿报界时时可以感受到的、褒贬不一的《华盛顿邮报》“布来德里之风”。

记者比新闻还多

《华盛顿邮报》声名显赫,又位于美国的政治中心。在这样的报社,普通报人是怎样工作的?采访中,我来到《华盛顿邮报》都市部。

都市部相当于一般报纸的城市部,负责报道本地新闻。以国内外政治新闻著称的《华盛顿邮报》也必须拥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个部门有120名雇员,是报社新闻编辑室最大的部门,要和三个不同地区打交道:北弗吉尼亚、哥伦比亚特区以及马里兰州两个靠近首都的县。该部在马里兰与弗吉尼亚邻近地区的每个县都有记者站,在两州州府也有记者站。至于负责采访哥伦比亚特区的记者分工就更细了。

《华盛顿邮报》都市记者的生活和一般报纸的城市记者相比有很大差别。

一方面,这里薪水高,声誉好,有事业心的记者都心向往之;另一方面,那些在其他报纸风头甚健的城市记者到了《华盛顿邮报》都市部,又会有某种“失落感”,觉得自己正在干“很基础”的工作。因为在一般报纸,总是由城市部负责本城全部新闻,包括那些有全国影响的大新闻。可《华盛顿邮报》全国新闻部把所有大新闻都包了,都市部就成了某种“配角”。当然“水门事件”是个例外,可据说都市部费了很大劲,才没让这次报道任务转移到其他部门。

都市部的有些记者还抱怨说,别的报纸都是新闻比记者多,可这里“记者比新闻多”,所以压力很大。《华盛顿邮报》都市记者不必每天交稿,编辑总希望他们多下些工夫,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有时还派专人一连几个月搞调查报道。因为内部竞争激烈,他们总是开足马力工作,或者不时有好作品问世,有机会受到重用;或者无所作为,默默无闻,终于离开这家令人仰视的报纸。

据说,在《华盛顿邮报》都市部,跑警方的夜间把口记者是最容易让青年记者脱颖而出的岗位。他们每晚两点定时打电话到市警察局新闻处,了解突发性案件发生情况,遇有情况便出发去采写新闻。如今,报纸对犯罪新闻的兴趣重心已经变了,犯罪趋势的报道比单纯的案例更受欢迎。例如:酒后开车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吸毒者的比例高低?不过,这个岗位的工作仍是很有趣的。

“伍德哈德在采访‘水门事件’以前,最向往的就是在都市部当警方记者。”一位助理编辑告诉我。

“一旦在警方把口记者的岗位上一鸣惊人,他们又向往什么呢?”我问。

他笑答:“去全国新闻部,当白宫、国会记者。”

从白宫到国会山

我们去白宫参加新闻发布会那天是星期五。记得是天将明即起身的,喝一杯咖啡,便乘出租汽车赶到了白宫的北门。为了获得塑料采访证竟用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到新闻发布厅时,那里已围得水泄不通,记者们的情绪也正激昂。

原来,里根总统来了。我钻进人群,只见大厅里一排排座位上,是驻白宫记者们树林般的手臂。人们显然格外珍惜眼前的机会,争先恐后地高喊着:

“总统先生!总统先生!”

尔后,一个声音能压倒一切、从而引起被提问者注意的人起身发言,绝没有等待新闻官批准发言的礼节了。

里根匆匆回答几句后,便摆手走进内间。于是,接替他的舒尔茨又在“国务卿先生”的呼唤中应付记者的问题。

我注意到,得以提问的多是美国记者,其次是阿拉伯人。又注意到,舒尔茨只站了15分钟就回到了内间,接下来由白宫普通官员接待记者时,气氛就不那么热烈了。

发布会结束后,负责接待外国临时记者的新闻秘书来送行。他说:“你们运气不错,正好今天总统和国务卿都来了,这种机会不多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