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报纸第一环 (3)

原来,美国报纸无论是晨报还是下午报,一般都有三个“版本”。第一版本印得最早,送往较远地区;而最后版本给当地居民看,又称“最后城市版”。报纸在印刷中仍可改版,以保证新闻的“新鲜”。对于杰米来说,那天中午的“运气”还算好。起初我们只捞到一点零碎的小消息,没有遇到重大案件。后来在医院的急救室遇到一起母女吵架引起女儿自杀的重大事件。急救室的医生告诉我们,那个受伤的女人正在抢救中,但她因颅骨破裂,失血过多,生命垂危。此时,女人的母亲失声大哭起来。

杰米抬腕看表,距报社下一版截稿时间不到一小时了。他与警察谈了几句,又转向伤者的母亲,很艰难地取得了一些素材:出事地点、时间、当时情况、部分原因、受伤女人的背景等。尔后,我们驶回报社。

杰米的这一稿件登在报纸的第二版上。完稿后,他又驶向医院。“如果那女人死了,最后版的文章还要改动。”他说。

万幸,女人没有死,还在苟延残喘。下午1时半,报纸最后版问世后,我们总算可以去吃口午饭了。明天,杰米将继续在自己所把的“口子”上采访。虽然罪案可能不会发生,惊天动地的事少之又少;虽然,一天的采访很可能平凡、平淡乃至枯燥,可作为把口记者,杰米的职责是不变的:了解警察局系统和城市安全方面的全部情况、全部动向,准确及时报道读者感兴趣的任何事件。他必须时刻准备有突发性事件发生,他不能漏报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他总是肩负重担,紧张繁忙……

玛丽谈合格记者

《电讯报》的咖啡厅里荡漾着轻音乐。

我问玛丽:“你选什么样的人当记者?”

她呷一口咖啡,扬起眉毛:“说起来也容易,大学毕业就行,新闻专业的比较好用。不过我们要定期考核。合格记者才能续签合同,得到重用。”

我就是想知道城市编辑玛丽对手下记者的要求是什么。在美国报界,城市部的把口记者是报社最基本、最基层的记者,也是承担报纸日常新闻报道任务的主力记者。多数年轻记者都从担任政府、法律、警方等各个口子的把口记者开始他们的记者生涯。

玛丽要求手下的把口记者做到5个“必须”:

必须精通?把口记者得成为口子上的专家。一般说来,一个新上任的记者得阅读近三四年来的全部有关报道,了解自己分管口子的各种机构、建制和职能,还得精通大量法律条文。在《电讯报》,玛丽经常聘用学习新闻或政治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当普通把口记者。至于经济、科技等口子,就得挑专业对口的人。

玛丽说,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谁也没耐心听记者在那里问外行问题,所以把口记者必须精通口子。

必须敏感?美国人很讲究“新闻鼻”,即一种对新闻的第六感觉。玛丽又强调责任感。她说,有些口子上的人,特别是那些政府官员或雇员,总觉得他们比公众更明白怎样才能对公众有益。她引用新闻教科书上的话说:“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就是:充分了解情况的公民可以为自己的利益作出最佳决定,或选举其代表作出最佳决定。因此,公众有权知道一切。记者的基本职责,就是帮助读者使民主政治的理论变成现实。”有了这种“记者责任感”,才有敏感性,才有逢事问“为什么”和“怎样”的决心和勇气。

必须坚韧?谁都向往能轰轰烈烈地当记者。可在和《电讯报》记者共处的日子里,我常感到他们的生活有时是很枯燥的。玛丽说,这就需要韧性。她手下的记者人人都有一本“备忘录”,记载着口子上各种“新闻种子”孕育、发芽的情形。记者就像耐心的园丁一样,每隔几天就得去察看“种芽”的发育情况。顽强追踪发展缓慢的事件,这正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

必须深入?用玛丽的话说:“把口报道就像谈恋爱,不能找人代替,也不能靠电话,得天天在一起。”把口记者每天都要守在“口子”上,进入情况,几乎成为“口子”的一员。这就是“深入”的含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