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人的反思(2)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实现了,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好上十倍。每个家居的周围,都有丰盛的菜市场;无冬历夏,天南海北的水果摆得让你目不暇接;自行车坏了?不用发愁,路边到处是修车摊;家务太烦?没关系,有做钟点工的小保姆来帮你料理家务。然而,是谁在为北京人做着这一切?是从穷苦地区来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当然也包括我遇到的那个为饭店送鸡的满脸稚气的女孩儿。是他们为了生计,忍受着艰苦,为北京人送上了方便和舒适,使北京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灿烂多姿。

然而,作为一个北京人,当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对外地打工者充满感激的同时,也不能不引起深刻的反思。细细一想,多年以来,北京市里凡是又脏又累的苦活儿,早已没有北京人去干了,北京人逐渐变成了城市贵族。目前北京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清一色全是外地民工,各单位的维修工人、环卫工人,各处的保安,收废品的、卖菜的、家政服务人员,甚至交通协理员,也大多是外地民工。他们从贫苦的家乡出来,一条破被,一身旧衣,独身闯北京,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我们,有房子住,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要做好他们所做的那些工作,实际上要比他们容易得多。外地打工族身上那种能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其实,自古以来,北京人就有着极为良好的劳动传统,五行八作,北京人无不做得精致而又有文化素养。就是店小二,也要把菜名唱得如同京剧道白。街头的叫卖声,更是早已成了珍贵的京华文化。北京人最爱说的一句俗语是:事无贵贱,行行出状元。这是北京人自尊、自重、自励的格言。

我盼望着,我也相信,终有一天,北京人不再做城市贵族。

(原载《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