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絮语(3)

心无纤尘、清纯如水的黛玉未免太过天真了,她难道不知道在那个社会里婚姻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她难道不知道“娶妇娶德,娶妾娶色”的清规吗?聪明如此的黛玉显然是深谙此理的。然而她像千百沉于爱河中的青年男女一样,此时只感到清凉生于肌肤的温馨惬意,暂时忘掉她置身何处了。“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这两句唐人诗句便是当时黛玉心境的最真实写照。从此这棵幻化人形、误入人间的绛珠仙草便用更多的眼泪来报答“日以甘露滋养”她的神瑛侍者了。刘鹗曾说过: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哭泣之多寡为衡。”

这句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无情之人就像没有性灵的草木一样,当然无泪,而心灵僵化者诚如顽石,当然也无泪,只有性情温柔如水而又对人间之世深深感知的人,才会用眼泪与大千世界沟通。眼泪此时已是一种带有感情的符号,一种抒发强烈的内心世界的语言,也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就是塑造“孤标傲世”的林黛玉的一种不同寻常的方法。

有论者道:

林黛玉之所以与薛宝钗不同……(因为)她是大观园中灵性最高、感情最深、眼泪最多、哭泣最痛、最为有力之人……泪水极能展现人的心灵。从哭泣中可以看出林黛玉品格之高标,尽管她是一个“弱女”,但实是古来第一“烈女”,第一“奇女”。(曲沐:《略论林黛玉之哭泣及其他》,《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此论极是。但泪终有流尽的时候,而泪尽之日,就是黛玉当死之时。

“艺术创造达到了顶峰,生命本身也就完成了。”(杜晓莉:《拒绝流浪》)

于是黛玉死矣。

虽然黛玉之死是出于高鹗的续书,可能已大大地违背了曹雪芹原意,但我们读到这里仍然不免要痛洒一掬同情之泪、痛惜之泪、哀悼之泪,并像失去了一个自己至爱亲朋一样,唏嘘之后,陷入恒久的沉思。据周汝昌先生考证,黛玉是举身赴水,自沉寒塘而死。周先生在文本中寻找出许多例证,又以脂砚斋之批语为据,条分缕析,步步为营,得出的结论应当是可信的。(此处姑存一说)

她对生活着的那个世界绝望了,她对以灵魂相寄的宝玉绝望了,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绝望了,因此只有一死才能摆脱煎心且断肠的黑暗现实。她是生活在西方灵河岸边的一棵仙草,她来之于水,现在又归之于水,本是天然在理的事情。对于她这样一个“心方不圆,肠直不曲”的纯情少女来说,好像只有一死才能表现对浊世的决绝,对自己高洁灵魂的守望。我们在悲悼她美丽的夭折的时候,切记沈从文先生的一句名言:因为“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的呀!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何其芳:《预言·花环》,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