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太空(3)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一级星际航行的先锋。但是,它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意义并不限于此,它对地球表面本身的交通也指出了新的可能:就是用火箭来推进弹道式的飞机,因而创造出超高速的交通工具……

钱学森也指出,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苏联并不是第一个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国家,第一个制成现代大型计算机的是美国。但是美国先有了这个有力的工具,却不会好好使用它;真正使用了计算机的是苏联。这是什么缘故?我看这是因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充满了个人主义,争权夺利,因而做实验的看不起做理论的,做理论的也看不起做实验的。两方面的人,合作不到一起。

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有效地使用计算方法是等于用理论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理论工作者必须和实践工作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所做不到的。而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决不是一种机械的连接,而是辩证唯物的。所以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的光辉领导下,科学技术工作者才能普遍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把这一项宝贵的原则灵活地运用到所有的问题上去,从而取得卓越的成就。

钱学森把苏联的成功归结为“社会主义优越性”:

苏联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最近在人造地球卫星上,以及其他一系列重大科学领域上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丰功伟绩,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由于有党领导的科学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钱学森的这番讲话,马上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美国的一位专栏作家这样写道:

钱学森对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表了洋洋万言的长篇评论,以致对美国造成无比的冲击。美国知识界人士抱怨美国政府逼走了钱学森,以致钱学森个人价值、钱学森的科学知识为中国大陆共产党所利用……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发一场热火朝天的太空竞赛。

苏联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不到一个月,1957年11月2日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斯普特尼克2号”要比“斯普特尼克1号”大得多,因为运载了一只名叫“莱依卡”的小狗,又一次轰动了世界。莱依卡成了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动物明星。

不过,那时候苏联还没有掌握卫星的回收技术,所以莱依卡在太空中飞行了4天之后因氧气耗尽而悲惨地死去。“斯普特尼克2号”在太空中绕地球2570圈之后,于1958年4月14日坠落,在进入大气层时销毁,莱依卡的遗体也随之“火化”。

美国急起直追,终于在1958年2月1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量仅为8.3千克,形状为圆柱体。

这样,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开始在太空中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谁都明白,这场角逐并不仅仅只是表现各自在太空中的“绝招”,更重要的是,卫星是用火箭推上太空的,而火箭是军事力量的重要象征,因为火箭可以装载卫星,当然也就可以运载导弹;火箭可以把卫星送上太空,也就意味着可以把导弹运载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人造地球卫星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火箭技术的竞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