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

绪 言

在同一文化环境中成长的文艺品类之间,都会存在着或多

或少、或隐或显、或密或疏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

之间、诗歌和绘画之间、戏曲与说唱之间皆是如此,而小说与戏

曲间的关系更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文学史现象①。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乃是两个文类的关系,此关系

的生成、演进有其渊源、背景和基础;此关系所具有的脉络和框

架足可观照各自的形态和发展。小说与戏曲在生成、发展的过

程中,相互诱发、影响、交流,汲取对方的优长以丰富自己的艺术

表现,同时又以自己的特色促进对方的艺术发展。在此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的关系形态和关系现象,其生成渊源、表现特征和文

学意义皆潜隐于二者关系的发展脉络中,同时也在此发展脉络

中得到体现。考察二者关系发展的渊源流变,至少要涉及到三

个方面:二者关系的基础,二者关系的表现,二者关系的演进。

一、二者关系的基础

关于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基础,有两个针对于戏曲的称

① 二十世纪以来有许多学者谈及小说与戏曲的关系问题,如王国维、蒋瑞藻、

孙楷第、胡士莹、徐朔方、杨绛、汪曾祺等。他们针对二者关系形态或现象作出了一

些宝贵的探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

1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名可资说明和思索,一是“曲本小说",二是“小说式戏剧"。

“曲本小说"一名,乃二十世纪初期许多学者对于戏曲的认

识。老伯于《中外小说林》第十期(1 908 年)发表《曲本小说与

白话小说之宜于普通社会》一文,明言《西厢记》为“旧社会上有

名之小说",流传中外,妇孺爱诵,“吾知曲本小说,滥觞于《西

厢》传记,其将由此而日新月盛,渐泛滥于普通社会,殆亦时势

之所必然者矣”①。这种把戏曲列入小说范畴的做法,反映的是

当时普遍以本土小说立场认识戏曲的观念。持此观念,当时出

现了许多与“曲本小说”类同的称名,如“传奇小说"、“韵文小

说”“、诗歌体小说",皆用以指称戏曲。

饮冰等《小说丛话》(1903 年)列浴血生之言“:中国韵文小

说,当以《西厢》为巨擘,吾读之,真无一句一字是浪费笔墨者

也。梁任公最崇拜《桃花扇》,其实《桃花扇》之所长,寄托遥深,

为当日腐败之人心写照,二语已足尽之。"②

管达如《说小说》(1 9 1 2 年 )论“小说之分类”列文言体、白

话体、韵文体三种,而韵文体中又分两种:一是传奇体,二是弹词

体。“传奇体者,盖沿唐宋时之倚声,而变为元代之南北曲,自

元迄清,于戏剧界中,占重要之位置者也”③。

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1 929 年)认为“弹词小说"、“传奇

小说”的称名不妥,因为它们“不能包括一切诗歌体的小说",因

此他分小说为记载体、演义体、描写体、诗歌体四类。“诗歌体,

① 陈平原、夏晓虹编(--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89 年,第307 页。

②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 1960 年,第319 页。

③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89 年,第 373_ 374 页。

2

绪 言

就是把诗歌的方式,来做小说。他的发生很早,变化很多。最早

的诗歌体的小说,就是纪事诗;最后的诗歌体的小说,就是戏

曲"①。

这些关于戏曲的称名皆是着眼于戏曲的案头文本,而非舞

台表演。老伯之“曲本小说”乃针对于“曲本"而作此称,而黄人

亦把戏曲“脚本"归类于小说,他在《小说小话》(1 907 年《小说

林》第三期,署名为蛮)中指出“:平话仅有声而已,演剧则并有

色矣。故其感动社会之效力,尤捷于平话。演剧除院本外,若徽

腔、京腔、秦腔等,皆别有专门脚本,亦小说之支流也。"②显然,

他是把用于戏曲表演的“专门脚本”,视为“小说之支流”。另

外,1 9 1 7 年上海的扫叶山房刊印的戏曲文本标名为《传奇小说

琵琶记》《、传奇小说桃花扇》《、传奇小说长生殿》,亦是以本土

小说立场认识戏曲文本的观念体现。在这种观念下,戏曲文本

已剥离了舞台表演的功能指向,而成为案头阅读之用的故事叙

述“,曲本小说"、“韵文小说"即是针对戏曲文本以本土小说立

场认识戏曲的称名。这种称名的出现确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实

际,同时也反映了小说与戏曲关系的一面:二者皆以表述一个故

事为宗旨,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正是由于二者皆以表述

故事为宗旨,且品性亲缘,促成了二者在故事题材上的承袭、渗

透关系,由此出现了把唐传奇追溯为戏曲渊源的观点,持论者如

明代胡应麟、近代刘师培。胡应麟在思考时人何以称戏曲为

“传奇”的问题时,即认为是由于戏曲多取材唐人传奇小说之

① 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年,第 130、159 页。

②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89 年,第 243_ 244 页。

3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故“,或以其中事迹相类,后人取为戏剧张本,因展转为此称不

可知”①。而刘师培则看到了叙事性在唐人传奇小说与戏曲之

间的纽带作用“:盖传奇小说之体,既兴于中唐,而中唐以还,由

诗生词,由词生曲,而曲剧之体以兴。故传奇小说者,曲剧之近

源也;叙事乐府者,曲剧之远源也。99②虽然他们的认识有些偏

差,却也体现出了对小说与戏曲关系的思考及相关观念,并在叙

事基础上对二者关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与“曲本小说”所反映的本土小说立场的认识不同“,小说

式戏剧"是以西方戏剧立场认识戏曲的标称。

杨绛曾以中西方戏剧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李渔的戏曲结构

论,认为与西方戏剧相比较,李渔所论的戏剧结构并非如西方古

典戏剧的“三一律"那么严整,而是属于结构宽松的“史诗的结

构",即故事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穿插情节的长短也较随便,

因此“,我们传统戏剧的结构,不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谓戏剧的结

构,而接近于他所谓史诗的结构",而这“史诗的结构"类似于中

国章回小说的叙事结构,因此中国戏曲可称之为“小说式戏

剧"③。考察李渔那些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戏曲,其叙述顺序、情

节布局基本上忠实于小说的故事结构。相对于西方古典戏剧所

要求的情节结构集中、紧凑原则,中国戏曲在情节结构上所表现

出来的开放、松散特点,确实类似章回小说的结构形式。这种认

识也出现在汪曾祺的《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一文中,汪

文也比较了中西方的戏剧结构,认为“西方古典戏剧的结构像

①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1 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2001年,第424 页。

②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第132 页。

③ 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杨绛作品集(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139 页。

4

绪 言

山,中国戏曲的结构像水。这种滔滔不绝的结构自明代至近代

一直没有改变。这样的结构更近乎是叙事诗式的,或者更直截

了当地说:是小说式的"①。这是以西方戏剧为参照对中国戏曲

叙事结构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一再从文本上强调悲剧与史诗的文类区分,而

区分的尺度就是叙述与展示(参见《诗学》第三章)。在此文类

规范中,戏曲在文类上虽属于戏剧,但其情节表述方式却更近乎

史诗,它重视剧中人物跳出故事域与观众的直接对话,注重以人

物大段的静止性叙述话语来表述故事情节,而忽视以故事域内

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演进。对此,周宁从话语模式角

度考察中西方戏剧,认为中国戏曲始终综合叙述和对话两种因

素,以叙述为主导性话语,中西戏剧在话语体制上的重大差异就

是“代言性叙述"和“戏剧性对话"的差异②。戏曲所表现出的

这些叙事素质,与唐代俗讲变文、宋元话本小说、明清章回小说

这一白话小说系统所具有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思维有着密切的

关系。

’ 综合“曲本小说"、“小说式戏剧”所根由的立场或观念,我

们发现二者无论是立足于本土小说的立场,还是立足于西方戏

剧的立场,皆以戏曲的文本为据关注了戏曲的叙事,并因而剥离

了戏曲的伎艺层面、表演层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这两个立场

的考察皆归纳出了小说与戏曲的一些重要的趋同点,如叙事宗

旨、叙事结构、叙事思维。很明显,这些趋同点的归纳都是以文

① 汪曾祺《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

出版社 1994 年,第3 10 页。

② 周宁《叙述与对话:中西戏剧话语模式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5期。

5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本为据的文学立场的认识。在文学史范畴内考察戏曲的生成流

变,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来研究戏曲的主要视角,然其由

来甚早,元明以来论曲者即多有将元杂剧视为一代文学之胜的

观点。如元末罗宗信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

词、大元乐府,诚哉 !"①明代张羽《古本<西厢记>序》认为“:北

曲大行于世,犹唐之有诗,宋之有词,各擅一时之圣,其势使然

也。”卓人月《盛明杂剧二集序》有言“:语云楚骚、汉赋、晋字、

唐诗、宋词、元曲,皆言其一时独绝也。"②清人焦循《易馀筲录》

主张“: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余尝欲 自楚骚以下至明八股撰

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其五言诗,唐则专

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明专录其八股。"③近代王

国维更倡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把元曲置于文学史的流变过

程中考察,感叹元人杂剧的成就“,辄思究其渊源,明其变化之

迹,以为非求诸唐宋辽金之文学,弗能得也"④。戏曲进人学术

研究之初,乃被置于文学史的发展脉流中,由此而造成了后来研

究者大多从文学角度窥探,以文学观念切人,来考察戏曲的渊源

与流变。但这种以文本为依据的文学立场的考察并不能涵盖二

者关系的全部,尤其是对于二者关系的生成渊源、演进基础的

追溯。

二者基于文本形态而表现出的最明显的共性之一就是进行

故事表述这一宗旨,由此而在表述故事的方式上形成了诸多趋

① 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 177 页。

② 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第58、299 页。

③ 焦循《易馀筲录》卷 15《,丛书集成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 年影印本,

第 29 册第 369 页下栏。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自序"。

6

绪 言

同性特征。但是,若要探寻这些趋同性特征的渊源和基础,则不

能只依据二者的文本形态。因为这些趋同性特征所表现出的二

者关系形态,只是其关系发展在各自文本中沉淀的结果,而并非

形成于各自发展的文本阶段,也就是说,只以二者文学阶段的文

本形态为依据来考察二者的关系,并不能切人N - 者关系的全

部和根本。如果只拘泥于文本形态的考察,即使考虑到以叙事

为切人点追溯戏曲的叙事宗旨和叙事能力的生成渊源时也会感

到困惑,其原因就是未能顾及N - 者关系处于古代文化中的形

成渊源、生存状态和发展特性。

我们知道,戏曲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拥有了具备独立存在价

值的文本,这是它进入文学范畴的基础,而白话小说发展至此,

许多作品也已蜕去了宋元时期“说话”伎艺的痕迹。但是,当我

们回望二者发展的源流时,仍能看到其文本中遗留的伎艺形态

的深刻记忆,这些记忆使得二者在成熟形态中仍然带有或隐或

显、或轻或重的伎艺特征。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古代小说和戏曲

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伎艺形态,即使在文本形态的小说、戏曲

中也有一些伎艺性特征的遗迹。所以,从伎艺性角度考察,可以

更为深入地看到古代小说与戏曲之间的密切关联。当然,此间

戏曲与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的关系并不相同,文言小说与戏曲确

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戏曲在故事题材方面对于唐传奇小说的承

袭,但由“说话”伎艺发展而来的白话小说一脉与戏曲的关系更

为密切,因为二者在伎艺形态时即已生成了更为血缘的关系。

蒋瑞藻《小说考证》所言“戏剧与小说,异流同原(源),殊途同归

者也”①,孙楷第论及李渔的“无声戏"小说观念时所言“二者从

① 蒋瑞藻《小说考证》附录之《戏剧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第337 页。

7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来源上说同是杂伎"之论①,皆把二者的渊源关系指向其伎艺形

态,遗憾的是二人未对这个伎艺阶段的关系形态作出详细的解

释或阐述。

古代小说与戏曲在伎艺阶段的关系是二者关系发展的初始

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即使二者在文学阶段的一些关系形态、关

系现象,也蕴含有二者作为伎艺形态时关系的深刻记忆;--者后

来在文学形态上的诸种关系,也或多或少地遗留有早期伎艺阶

段关系形态的影响痕迹。因此,那些以文本为据归纳出的二者

趋同性特征,并不源出于二者发展的文本阶段,亦不止步于二者

的文本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对二者关系史的考察不能以文本

形态为唯一依据,还要以伎艺形态为参照,而且要首先以二者的

伎艺形态为依据来追索二者在伎艺阶段的关系形态,进而考察

其对二者后来关系发展的影响,其在二者后来关系形态中的遗

存。但若要探求这些关系形态源出何处,又是如何进入到小说、

戏曲的文本中,又与其它因素有何冲突,如何融合等问题,则必

须兼顾二者的伎艺形态和文本形态,追溯二者发展的伎艺阶段

和文学阶段。至于这些趋同性特征是源于小说,还是源于戏曲,

还是源于二者早期共同混融的某种伎艺形态,则需要进行具体

而细致的理析了。

综上所述,小说与戏曲都有一个伎艺阶段,二者处于早期的

伎艺形态时即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混融性,这应是二者同源的

所指。而二者在生成、发展的伎艺阶段时皆是活跃于“百戏"、

① 孙楷第《李笠翁与十二楼》中言“:他认为作小说与作戏曲同一门径,我觉

得颇有讨论的馀地。因为二者从来源上说虽同是杂伎,但事情根本不同;风格亦何

能一致? 最明显的,戏曲是代言的,小说是纪言纪事的,……"(《沧州后集》,中华书

局 1985 年,第 1 88 页)

8

绪 言

“杂戏"的演出场所——戏场或瓦舍勾栏中,这是二者亲缘关系

生成的物质基础,是二者密切关系发展的外部基础。二者处于

这一文化环境中的长期交流,渐渐孕育了表演宗旨的变化,即在

调笑戏谑中出现了故事表述,当然它在二者中出现的时间先后

有别。表演宗旨的这一变化促使二者由短小、即兴的形态向着

长大、固定的形态演进,对于以调笑、歌舞为宗旨的戏弄,它与叙

事性伎艺的密切结合是戏曲生成、发展的必由之路。戏曲、小说

同源共长,有着相同的文化地位、生长环境,这是二者关系的文

化基础,而叙事宗旨的相同,则使得二者的关系在文体本身更具

有深层的基础,它促使二者在亲缘关系中注意取鉴对方的优长

以丰富自身的艺术表现,如此在二者长期的互相借鉴和融合过

程中,宋元时期的叙事类“说话”伎艺和杂剧伎艺就有了诸多趋

同性。以上所述二者的这些同源(俳优伎艺)、同质(伎艺)、同

旨(叙事宗旨)、同环境(瓦舍勾栏),构成了二者关系生成、发展

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在这些基础上,二者在由伎艺阶段到文学

阶段的发展进程中生发出诸多的关系现象,表现出不同的关系

形态。

二、二者关系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诗学》经典地指出了戏剧与史诗的不同,戏剧

需依靠演员的动作模仿将人物的个性和故事的冲突展示出来,

而史诗则是依靠叙述者的语言叙述来交代这些。在西方古典戏

剧的观念中,戏剧人物的语言、行动要体现出动作性,酝酿出冲

突性。以此戏剧观念为框套,中国戏曲则大不合格。比如人物

的语言,西方古典戏剧重视人物对话的动作性和冲突性,而中国

戏曲则少有戏剧性对话,更少人物对话的动作与冲突。再如西

9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方古典戏剧讲求人物行动对生活的模仿,而中国戏曲则并不重

视以人物行动来推动情节,即使有一些模拟性的动作,也需要人

物自己的或他人的解释性话语作为辅助,这在元杂剧中甚为明

显,比如一些探子对打斗场面的汇报描述,就与说书人以模拟性

动作辅助语言表述的讲唱格式相类,实际上,元杂剧的“探子

式"唱述即是以剧中人物面貌出现的说书人讲唱形态的变体。

对于这一现象,周宁从话语模式角度考察中西方戏剧,认为中国

戏曲始终综合着叙述和对话两种因素,且以叙述为主导性话语,

中西戏剧在话语体制上的重大差异就是“代言性叙述"和“戏剧

性对话"的差异①。也就是说,在语言表述手段上,中国戏曲更

近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史诗,它重视剧中人物跳出虚构故事域

面向观众的直接讲述,注重以静止性叙述话语表述故事情节,而

忽视以虚构故事域内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演进。因

此,中国戏曲对语言的依靠程度、方式与西方古典戏剧大为不

同,西方古典戏剧的呈现要经由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戏剧的动作

和冲突,而中国戏曲则要依靠人物面向观众的语言表述来交代

出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行动、心灵、情感等。戏曲的这种语言

表述方式,没有西方古典戏剧那样的人物间行动和心理的冲突,

它不是戏剧式的展示,而是史诗式的叙述。所以,戏曲不只在情

节结构上是小说式的,在语言表述上也是小说式的,其格式、思

维与宋元时期成熟的“小说"“、讲史"伎艺及其文本形态的话本

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戏曲还有许多曲词形式的语言表述,这些曲词所诉求

① 周宁《叙述与对话:中西戏剧话语模式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5

期。

10

绪 言

的审美趣味,依循的是诗词的传统,有强烈的抒情成分,因此,戏

曲具有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品质,安葵即认为“:戏曲文学既不

是单纯的抒情,也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两者的结合。"①需要注

意的是,叙事与抒情在戏曲中的结合,既不是平分秋色的混合,

也不是机会对等的融合。历史上许多文人偏重戏曲的“曲性”

品质,在很长时期内把戏曲列人到诗词发展的序列中,以雅化的

观念削减了戏曲的叙事目的,且不断增容对曲律和词采的约求,

甚者以“曲性”代替“戏性",这是把曲词凌驾于戏曲的故事叙述

目的之上,偏执于曲词而剥离了情节。从一部戏曲的文本整体

和表演目的来看,这些抒情性质的曲词,连同那些戏曲特有的伎

艺因素,皆是戏曲的表述手段,含纳在一个故事框架之中。也就

是说,这些曲词的抒情是在叙事基础上的抒情,负载它们的,是

以小说式的叙事结构为基础的情节叙述。

所以,对于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应首先以叙事为视角来考察

其表现,从二者表述故事的思维、方式、结构人手,这是由戏曲所

体现的结构形态、话语形态所决定的。那么,戏曲中所具有的这

些小说式的叙述结构、话语方式是如何出现的呢? 这就需要考

察故事因素在早期戏曲中的处理方式,叙事宗旨在早期戏曲中

的生成原 由了。

与小说的表述故事宗旨相同,一部成熟戏剧的表演宗旨也

是要表述一个首尾完整的长大故事,由此而要运用各种艺术手

段来完成这一 目的。所以,故事是戏剧的必备要素之一。戏曲

是戏剧的一种,自然要遵循此原则。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

① 安葵《文学中的戏曲和戏曲中的文学》《,戏曲研究》第33 辑,文化艺术出

版社 1990 年,第 37 页。

l l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①,又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后代

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

全。”②与此表述相类,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指出

戏曲是“由演员装扮人物而作故事表演”③。歌舞、装扮作为戏

曲的表达手段,皆是在戏曲的演述框架中存在的,目的是表述故

事。所以,就戏曲的生成、发展而言,戏曲的孕育有赖于故事因

素的具备,戏曲的形成有赖于叙事宗旨的确立,戏曲的成熟有赖

于叙事能力的发展。考察唐戏弄的表演形态,多为即兴的调笑

或歌舞,即使有故事因素,其表演也不是以故事表述为目的,而

只是以故事为背景的咏唱或戏弄,这与咏史诗处理故事的思维

和方式精神相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戏弄应该先转变其调笑、

歌舞的宗旨,而确立叙事的宗旨,才能踏上形成真正意义的戏曲

的道路。因此,在戏曲生成的过程中,表述故事的宗旨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因素,它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但对于唐戏

弄和宋初杂剧来说,如何演述故事,其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此前的那些包含戏剧因素的伎艺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结合

唐宋之际杂剧发展的文化环境,杂剧中叙事宗旨的出现,叙事能

力的发展,乃得益于当时叙事性“说话”伎艺的影响和促进。

我们知道,唐戏弄、宋杂剧的故事性非常稚弱,而唐宋叙事

性“说话"在叙事能力方面则已相当成熟。二者在长期同生共

长的过程中,这一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说话"伎艺对唐戏弄、宋

杂剧的影响成为必然,比如宋代的“小说"、“讲史"故事就对宋

①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年,第 163 页。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第32 页。

③ 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第7 页。

绪 言

金杂剧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此,王国维即指出:

“宋之滑稽戏,虽托故事以讽时事;然不以演事实为主,而以所

含之意义为主。至其变为演事实之戏剧,则当时之小说,实有力

焉。”①考察现知宋金杂剧的名目,有故事因素者大多取材于小

说故事,而元杂剧取材小说故事者更为普遍、繁富,这表明从唐

戏弄到宋金元杂剧,取材小说故事的现象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少

到多的过程,这是二者关系早期形态的主流。明代的胡应麟谈

到当时人们为何称戏曲为“传奇"时,就推测是因为戏曲的故事

多取材于唐传奇,故而用“传奇”之名为其戏曲创作张本。这种

认识指出了戏曲取材小说的事实,以及小说在戏曲生成过程中

的促进之力。纵观二者关系的发展史,小说在故事题材方面影

响、促进戏曲的发展,是二者关系形态的一个主流、一个传统。

清初李渔所提出的“稗官为传奇蓝本”之说,即是对戏曲取材小

说这一传统所作的一个精练总结。而近代时期出现的把戏曲文

本混杂于小说范畴,并称其为“韵文小说"、“曲本小说"的现象,

则是这个传统在小说观念上的反映。戏曲取材小说的现象是二

者关系最显著的表现形态,明清以来的许多学者在谈论戏曲的

故事题材时喜欢溯源至小说的做法,即是这一现象的一个反映。

伴随着戏曲取材小说的传统的形成,二者关系的另一个重

要形态也出现了。宋金杂剧所取用的小说故事毕竟不是生活原

生态的素材,而是具有了一定结构和形式的故事,它蕴含了小说

相当成熟的叙事思维、叙事结构和表述方式。那么,戏曲在大量

取用小说故事的过程中,小说故事所承载、蕴含的观念、品格、形

态,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到戏曲之中,其中包括具体的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第28 页。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题材、情节、结构,以及叙事的手法、思维和观念。由此,戏曲在

接受小说的故事题材时,小说的叙述体制就必然潜相地影响或

内化于戏曲的演述体制中。故而戏曲叙事所表现出的形态、思

维、趣味,才会依循有小说的传统 (其曲唱所诉求的趣味,依循

的是诗词的传统),如此,后来成熟的戏曲才会表现出与话本小

说、章回小说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态、话语形态,而不只是小说

的故事促使宋杂剧“变为演事实之戏剧”。正因为戏曲的叙述

性结构模式,才有其情节结构上的幅度广而密度松,才有其叙事

时空的自由操作 (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变换,只凭叙述的需要,

并没有规定的限制)。正因为戏曲的叙述性话语模式,脚色可

以面向观众进行直接的接触、交流,可以面向观众进行大段的静

止性描述、抒情,而不必依靠人物的戏剧性对话来展示情节。这

说明小说的叙事体制、叙事思维对戏曲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和

渗透,正因如此,杨绛、汪曾祺指出中国戏曲是“小说式的戏

剧";也正因如此,李渔所提出的“稗官为传奇蓝本"之说,不止

包括故事题材的“蓝本",还包括叙事方式的“蓝本”。

戏曲的叙事思维、叙事能力之所以与小说密切相关,就在于

二者早期处于伎艺形态时的亲缘关系。我们不能忽视戏曲的伎

艺性,也不能忽视白话小说所遗存的伎艺性特征。梳理中国文

艺品类中具备叙事因素和能力者,有史传文学、文言小说、讲唱

文学,还有叙事性“说话”如“小说"、“讲史"伎艺。当然,叙事

能力的锻炼在史传文学中已相当成熟,但戏曲的叙事能力与史

传文学的关系不大,至少不是直接的关系,而是与叙事性“说

话"伎艺有着更为亲缘的关系。在宋前,本土生成的说唱伎艺

并不能明确归类于小说或戏弄,因为它兼有二者的品性和素质,

或可说戏弄、杂剧和叙事性“说话”的一些重要素质皆是来源于

14

绪 言

此。它所表现出来的品性不是文学性,而是伎艺性。“俳优小

说"“、市人小说”、“俳谐杂说”都是伎艺性的说唱,并且不以故

事表述为宗旨,而只是短小即兴、戏谑调笑的语言表演①。如三

国时魏将吴质于宴会上招俳优的“说肥瘦"《、启颜录》所记侯白

等人的“谈戏弄"、唐玄宗时名优黄幡绰对两院歌人形貌的嘲

调、两宋时瓦舍艺人的“合生"“商谜”“说诨话"等伎艺,以及元

末夏廷芝《青楼记》所记女优时小童擅长的“调话",皆是这种形

态的语言表演伎艺。它们是古代说唱伎艺的一个支系,也是宋

金杂剧所要汲取的艺术营养。但是,唐人元稹《酬翰林白学士

代书一百韵》诗自注所提及的“一枝花话"②,以及敦煌遗书中众

多讲述世俗故事的变文,已明显是以表述一个长大故事为宗旨

的讲说,这又说明唐时已出现了以叙述长大故事为宗旨的故事

讲唱伎艺。如此而言,唐代的“说话"伎艺既有调笑式的,也有

故事式的,后者已在叙事能力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唐宋时

期的通俗文艺中,与话本小说密切相关的“说话”伎艺在叙事上

的追求和实绩,一直引领着通俗文艺的故事题材和叙事能力的

发展。这对于同源于俳优伎艺、以调笑歌舞为宗旨的戏弄有着

直接的启发、范导作用。所以,叙事宗旨在宋金杂剧中的出现和

① 按现代的小说观念,小说是一种散文体叙事文学,它所要表现的一切都凭

借单一的语言文字完成形象的艺术创造。比如英国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说“:小

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3

页)这是西方小说观念的经典表述。但这种小说观念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小说观

念和小说形态。中国古代的“小说"范畴比较芜杂混乱,且不统一连贯,概念有着复

杂的变化。

②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在“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句下 自

注日“: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

未毕词也。"参见《全唐诗》卷 405,中华书局 1960 年,第 4520 页。

7.5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确立,与叙事性“说话”伎艺的启发、促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宋

金杂剧出现了以叙事为宗旨的表演时,它所需要的故事题材也

自然会取自于这些叙事性“说话”及其文本形态的话本小说。

宋金杂剧名目中以叙事为宗旨者多取材于小说故事,就是这一

关系轨迹的反映。这一关系形态在随后的确立、强化过程中渐

渐形成了戏曲取材小说的传统,即戏曲取材小说故事以敷演成

戏,这个传统被李渔总结为“稗官为传奇蓝本"。

所以,小说与戏曲在早期的伎艺阶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

融形态,二者基于伎艺形态而形成的亲缘关系在后来的二者关

系形态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二者关系史上,这一亲缘关系

所形成的趋同性素质为二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指出了方

向;二者间诸多关系现象的生成、关系形态的演变皆是由二者所

具有的各种伎艺性、文学性、叙事性素质交融派生而来的。比如

杨绛、汪曾祺认为中国戏曲的结构“像水”,是“小说式的",是

“史诗的结构",就是以叙事性为考察视角而对戏曲结构的

以识c

需要强调的是,小说与戏曲关系史的研究,不只是二者异同

的比较研究,不只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形式体制的影响分析,

而是要通过小说中的戏曲因素和戏曲中的小说因素,来探究二

者关系对于各自生成、发展的影响之力和促进之功,并着眼于二

者关系的演变脉流来辨析、认识小说与戏曲各自的艺术品性、形

态特征和发展演变。

三、二者关系的演变

古代小说与戏曲基于文本形态而表现出的亲缘关系,与二

者所经由的口传阶段的伎艺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二者从伎

76 .

绪 言

艺形态到文学形态、从口传阶段到书写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

二者在故事表述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比如叙事宗旨在二者演

述形态中的出现时间前后有别,叙事能力在二者演述形态中的

发展程度各不一致,二者关系呈现出三种形态:混融形态、影响

形态、交流形态。这是对各个时期二者关系的主流形态的勾勒,

它们的承接与更替构成了二者关系的演变脉线,而在这条脉线

上聚集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关系现象,则成为这条脉线上形态各

异的环节和结点。

宋前俳优伎艺有扮演,有讲说,皆以调笑戏谑为宗旨,三国

时曹植面对邯郸淳讲诵的“俳优小说”,隋时侯白与杨素的“谈

戏弄”皆如此,乃是一种逞才显智的娱乐性语言表演伎艺。它

作为一种源于俳优伎艺的形态,与滑稽调笑的参军戏有着相同

的品性,皆不以表述故事为目的,即使含有故事因素,亦意不在

故事本身,而是要借故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有寓言的性

质。这类伎艺一般被视为宋元“说话"伎艺的渊源,与其他各种

伎艺共同混杂于百戏、杂戏、杂剧中,在性质和形态上表现出一

种混融状态,戏谑调笑,短小即兴,缘事而发,感事而兴。然“一

枝花话"和敦煌变文则表明“说话"伎艺在唐时已出现了新的一

脉,它不以戏谑调笑为目的,而以讲说故事为宗旨。也就是说,

混杂于百戏中的“说话”伎艺有一支的表演宗旨出现了变化。

当然“,说话"伎艺中以叙述故事为表演宗旨的一脉出现后,原

有的以戏谑调笑为表演宗旨的一脉在很长时期内仍然存在,只

是由于叙事性“说话"的渐趋繁兴而显得 El益衰微了。

与“说话"伎艺出现的新变不同,唐时的戏弄并未在性质和

形态上出现本质的变化。唐戏弄虽然也有故事因素,但并不以

呈现故事为表演 目的,而只是以故事为背景进行咏唱或嘲调,歌

7 7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舞戏、滑稽戏皆是如此,其方式是感事而兴,缘事而发。它与叙

事性“说话”伎艺在处理故事的思维、方式上正如咏事与叙事的

区别。这种情况到了宋金杂剧阶段出现了变化。宋金杂剧的现

存剧目有三大类:一是以表述故事为宗旨者,二是以戏谑调笑为

宗旨者,三是以歌舞表演为宗旨者,而且以表述故事为宗旨的剧

目呈增多趋势,这说明叙事宗旨在宋金杂剧中有一个从无到有

的出现、确立过程,而宋金杂剧中以表述故事为宗旨的一脉也有

一个由弱而强的发展、壮大过程。

那么,宋金杂剧中叙事宗旨的出现受何影响、启发,它在叙

事一脉的能力发展又得益于何? 考察现知宋金杂剧名目中以表

述故事为宗旨者,其故事题材多与“说话"伎艺同,这说明宋金

杂剧中叙事宗旨的出现,叙事能力的发展乃得益于当时的“说

话"伎艺,并因而在叙事宗旨一脉的发展路途上不断向叙事性

“说话”伎艺取鉴,包括故事题材和演述体制。同时,宋金杂剧

又以叙事宗旨为基础聚合了多种伎艺的手段和因素,以应合长

大故事和复杂情节的表述需要,因而其演述体制由松散组合到

紧密融合,渐形成了元杂剧的独特的演述体制。所以,元杂剧在

故事题材和演述体制方面皆遗留有许多小说因素,比如杂剧脚

色以剧中人物形象的面貌出现,却要面对观众进行大量的叙述;

脚色有模拟性的动作表现,却还要配以叙述性话语来辅助说明。

这是唐宋以来杂剧演进过程中小说长期滋养、促进的结果,是宋

元时期小说与戏曲关系发展的总结性体现。

元杂剧是宋金杂剧在叙事宗旨的发展方向上不断汇聚瓦舍

众伎并加以融合而成的戏曲形态。当各种戏剧性因素还未融汇

成完善的杂剧形式时,在瓦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说"、“讲

史"伎艺就已显现出成熟的形态,在叙事的思维、体制、观念、手

1 R

绪 言

法等方面,都要比宋金杂剧成熟、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宋金杂

剧要在表述故事的方向上发展,就必然会受到小说的故事题材

和叙事能力的影响。正是得益于小说的故事题材和叙事能力的

滋养、促进,宋金杂剧的叙事能力才会不断地进步,从而具备了

表述长大完整故事的演述体制,并且渐以孕育出文学品格,由伎

艺性向文学性演化。对于戏曲发展进程中小说的促进之力,学

者们多有论说,王国维即认为宋杂剧能变为“演事实之戏剧”,

当时的“小说"有力其间;胡忌则认为“:只要看到宋杂剧与话本

的联系,则宋元以来戏剧的发展事(除声乐外)自可大体求得解

决。"①波兰学者日比科夫斯基则从南戏的长度、结构、情节组织

安排和音乐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白话小说对早期南戏的影响,

认为说书或白话小说对南戏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②。在这

个问题上,虽然不能过分夸大小说的影响之力,但小说在戏曲生

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说,元杂剧是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发展史上的一

大网结,既体现了二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又以其新质拓展

了二者关系发展的脉流。一方面,元杂剧是宋元时期小说与戏

曲关系发展的总结性体现,其文本留存的小说因素和小说思维,

并不是小说对元杂剧即时的、直接的影响,而是唐宋以来杂剧演

进过程中小说长期滋养、促进的结果。另一方面,随着元杂剧的

艺术进步和广泛传播,它的成就和特色在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

上的影响渐深渐广,吸引了包括小说在内的其他文艺品类的注

① 胡忌《宋金杂剧考》,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第74 页。

② 日比科夫斯基《南宋的早期南戏》,孙歌、陈燕谷、李逸津编《国外中国古典

戏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71- 74 页。

l 9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意,如清初的弹词《梅花梦》即声称主动模仿戏曲体制,明清时

期的小说评点也借用戏曲的观念和术语,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借

鉴戏曲艺术的文化氛围。在此文化氛围中,一者戏曲的艺术进

步和广泛传播吸引了小说的取鉴目光,二者小说 自身发展进程

中求新求变的内在需要也促使它借鉴戏曲的优长。在此两个基

本的促动力的作用下,明清时期出现了小说主动利用、模拟戏曲

的关系现象。

以《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为代表的世代累积型

小说遗留有许多戏曲影响的痕迹,既有故事题材方面的因素,也

有演述体制方面的因素。就这些戏曲因素进入小说的方式看,

或是小说故事在某个累积阶段汇人的结果,或是小说编写者在

最后编定时引入的结果;就这些戏曲因素的内容看,这些小说在

世代累积的过程中,除了吸纳、整合了同一故事系统戏曲的开拓

成果,也汇人、融合了不少非同一故事系统戏曲的累积成果。比

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描述和尚们在潘巧云祭奠前夫的法事

上的迷乱狂态一段,即来自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对僧人目睹

莺莺美貌后疯颠之态的描述文字。这是水浒故事对非水浒戏曲

的情节模拟。相对于这种非同一故事系统的戏曲汇人,同一故

事系统的戏曲对小说的累积之功更为显著。在累积型小说的漫

长成书过程中,戏曲根据小说故事的改编、发挥,或是起到了累

积的作用,或是起到了拓展的作用。当然,有些戏曲对于小说故

事的开掘、发挥过分偏离了小说故事原来的主题和趣味,因而未

能融入到小说的故事系统中。比如元人水浒戏有很多情节并未

被采人到最后编定的《水浒传》中,就是因为它们过分偏离了小

说故事系统所形成的固定的人物体系和主旨倾向。但是,大量的

水浒戏的编撰和传播,在社会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关注气氛,客观

2 仃

绪 言

上促进了水浒故事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水浒传》的累积成书。另

外,在这些累积型小说的成书过程中,戏曲因素的汇人不止有故

事题材方面,戏曲独特的演述体制也渐渐地渗人到小说的叙述体

制中,如《西游记》小说中人物出场的自我介绍,就有戏曲人物上

场自报家门的格式。总之,这三部世代累积型小说所表现出的小

说利用、模拟戏曲的现象,是元杂剧之后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又一

次阶段f!生总结,是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发展脉络上的三个结点。

世代累积型小说所表现出的戏曲影响痕迹乃缘于其累积过

程中戏曲因素的被动汇入,而在那些个人独创的小说中则出现

了主动、有意地利用、模拟戏曲的现象。这种主动性、有意性表

现在小说是在一个新创故事的框架中按情节建构、人物刻画、主

题表达、审美趣味的需要来选择、改造戏曲材料,使之成为小说

叙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小说在情节叙述中,利用戏曲的人

物、情节、曲词来表情达意、揭示主旨、推动情节发展。这种现象

较早地在《金瓶梅词话》中得到了集中、系统的体现,其所表现

出的利用戏曲的思路与手法,是在继承《水浒传》相关思路的基

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开拓创新。当然《,金》在利用戏

曲的思路、方式上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

草创期的缺陷,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出一些过渡性特征,比如引

入的戏曲材料过于繁冗,取用的戏曲材料剪裁不精,利用的戏曲

格式过于突兀,而且有些戏曲材料与小说的趣味不协,格调不

合,这就造成了小说叙述上的生硬感、阻塞感、累赘感和剥离感。

但这些缺陷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红楼梦》所表

现出的利用戏曲的思路和方式乃承《金》而来,且与小说整体的

叙述更为融合,它没有《金瓶梅词话》中那种大段的抄引,而是

在对戏曲材料进行合 目的性的改造后与小说的情节叙述、结构

2 ,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

安排、主旨表达取得了更为紧密的融合,所以,在情节叙述与趣

味格调方面皆无阻塞、累赘或剥离之感。这是自《金瓶梅词话》

在利用戏曲的思路和方式上进行大力开拓之后,最为优秀的继

承和发扬,树立起小说利用戏曲这一艺术实践的一个标高。在

二者关系史的发展脉线上《,红楼梦》在承续《金瓶梅词话》而进

行的小说利用戏曲的思路和方式上的优秀实践,体现出了《金》

利用戏曲这一创作实践承前启后的开拓贡献和桥梁作用。

小说编创在汇人或吸纳戏曲故事材料方面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也逐渐看到了戏曲形制因素的特点和优势。于是,小说由模

拟戏曲的题材、人物、情节,渐以扩展到对戏曲形制因素的取鉴。

《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在利用、模拟戏

曲情节的同时,也注意模拟戏曲的演述体制,如元杂剧的楔子、

传奇戏曲的家门、戏曲人物的上场格式,这有效地丰富了小说的

艺术表现手法,也拓展了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形态。在此过程中,

小说由模拟戏曲演述体制的一些格式,渐而出现了对戏曲形体

特征的模拟,表现出由内质到外形的扩展趋势,而戏曲格式在小

说叙述中也逐渐由突兀、生硬变为融合、自然。这种模拟戏曲的

思路,体现了明清小说在发展进程中求新求异的审美倾向,从故

事题材方面的求新异,扩展到形式体制方面的求新异。这是对

“无声戏"小说观念的呼应与实践。当然,许多小说在模拟戏曲

形制因素时并没有以小说叙述体制有效地熔铸戏曲的格式,由

此造成了戏曲格式在小说叙述中显得生硬、突兀、表面,如《说

呼全传》《、章台柳》《、锦绣衣》等。它们或是简单地套用戏曲格

式,在叙述中生硬地出现唱腔曲文,把情节叙述直接说成戏曲的

演进;或是以戏曲文本为基础简单地删除曲腔韵文而联裰宾白

以成小说,根本未对戏曲格式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消化和改造。

夕,

绪 言

这种模拟戏曲的方法是对当时“无声戏"小说观念的表面化理

解,是“无声戏”观念下小说对戏曲体制的表面性、偏执性模拟,

是小说狠求新奇的审美趣味在形制上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小

说对于戏曲题材、体制的借鉴、化用,在小说自身变革、完善的过

程中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明清白话小说正是经过了包括戏

曲在内的诸多文艺形式隐显不同、程度不一的滋养和促进,才进

一步走向成熟和繁荣的。

需要注意的是,明清时期小说取鉴戏曲的关系现象,是二者

关系史上出现的新变,而元杂剧所体现的小说影响戏曲的关系

形态在明清时期一直存在,它所形成的二者关系脉流从未中断,

并且一直强劲地涌动着、博动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戏曲取材小

说这个传统一直得到了明清戏曲创作的遵循和维护,李渔的

“稗官为传奇蓝本"之论即是对这一关系现象的精练总结。需

要注意的是,这一总结不但针对于戏曲的故事题材,也针对于戏

曲的演述体制。小说的发展进步,一直引领着戏曲的故事题材、

叙事思维和叙事能力的发展;戏曲在创作观念、演述体制、艺术

手法、叙事技巧等方面即遗存有深刻的小说影响踪迹,体现出小

说的促进之力与滋养之功,故杨绛有“小说式戏剧"之论。而且

从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的整体关系来看,小说影响戏曲这条脉

线仍是二者关系发展的主流;近代时期许多学者把戏曲混杂于

小说范畴的观念,以及称名戏曲为“曲本小说”、“韵文小说”、

“传奇小说”、“诗歌体小说"的现象,即是这一关系主流的反映。

根据上面所勾勒的二者关系的演变脉络来看,二者关系的

演变可划出三个时期:混融形态时期、影响形态时期、交流形态

时期。

混融形态时期。俳优小说、戏弄混融于俳优伎艺中,遵循着

2 7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 曲关系史

咏事思维,以戏谑调笑为务,形态短小即兴。混融形态是古代小

说与戏曲早期的关系形态,体现了二者关系史的初始阶段,同时

也体现了二者密切关系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渊源。

影响形态时期。叙事宗旨在“说话"伎艺中的出现促成了

二者关系的新变。“说话"伎艺在叙事一脉的发展、繁兴,对仍

以调笑、咏事为务的戏弄有着亲缘的启发、促进作用。宋金杂剧

承唐戏弄之绪,渐趋出现了表演宗旨的变化,即在戏谑调笑、歌

舞娱乐的表演宗旨之外出现了以叙述故事为表演宗旨的剧目。

叙事宗旨在宋金杂剧中的出现、确立对于中国戏曲的生成具有

重要意义。由此,戏曲在叙事宗旨的指向下不但大量取用小说

的故事题材,也受到小说叙事的思维、体制、方式的深刻影响。

交流形态时期。戏曲在包括小说在内的多种文艺的促进

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述体制、审美趣味和文学品格。戏曲的

艺术进步和广泛传播,不但获得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认知

度,也吸引了小说的取鉴 目光,再加了小说 自身发展进程中求新

求变的内在需要也促使它开始注意借鉴戏曲的优长,于是,明清

时期的小说编创中就出现了利用、模拟戏曲的现象。当然,二者

关系的这一新变并未能削弱、遮蔽宋元以来二者关系形态的主

流,小说仍对戏曲有着强劲、深刻的影响力。

上面所理析的小说与戏曲关系的演变脉络,反映的是各个

时期的主流性关系形态和典型性关系现象。需要注意的是,二

者关系所呈现的三种形态有时会并存于个别时期、个别范围,我

们以混融形态、影响形态、交流形态的承接与更替来勾勒二者关

系的演变脉络,是以某一时期的某一种形态作为代表、主流,是

为了更好地描述二者关系的演变状况,认识二者关系的发展形

态。另需说明的是,在这条二者关系演变的脉线上,并非小说的

2 4

绪 言

全部作品、全部素质与戏曲有关系,或者戏曲的全部作品、全部

素质与小说有关系,而且二者间所存在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

状态也有主次、轻重、疏密、隐显之分。因此,考察二者的关系

史,并非要对二者作简单的异同比较或题材溯源,而是要把握二

者在生成、发展各自艺术品性和形态特征的过程中的彼此启发、

促进、借鉴关系,探讨二者关系的存在对于二者从伎艺形态到文

学形态的影响状况,理析二者关系从伎艺阶段到文学阶段的演

变脉络。 。

总之,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从发展看,同源异流,相互影

响;从形态看,同源异质,相互渗透。二者彼此依持,互通互融。

为了呈现二者关系史的演变脉络,一是要在历史发展的脉流中

梳理二者关系的演变,二是要在具体发展时期把握二者关系的

形态,三是要针对二者具体的趋同性特征探析二者关系的基础。

这三个方面的考察构成了二者关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也蕴含

了二者关系史的研究架构和论述思路,即在二者关系的演进中

理线索,在二者关系的表现中抓现象,在二者关系的基础中探原

由,简而言之,就是要理线索,抓现象,探原由。本书希望通过小

说与戏曲关系史的研究,能够展示出二者同源异质、互通互融的

关系形态,同源异流、相互影响的关系脉络,以及这一关系脉络

上聚集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以求有助于深入认识小说与戏曲各

自的艺术品性、形态特征和发展演变。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