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访秋瑾故居(6)

她一定经历了哈姆雷特式的拷问,再勇敢的人也有一丝犹豫,然而她决意选择死亡。秋瑾的大义凛然感化了一些官员,参加了三堂会审的山阴知县李钟岳对学识渊博的她非常钦佩,更加尊敬她的意志,请她坐在椅子上进行了一番谈话。秋瑾忍着剧烈的疼痛,抖抖索索地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便缄默不语。这几个指甲大小的楷书深深地触动了这个汉族朝廷命官的良知,李钟岳手捧墨书,老泪纵横,想想自己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居然不如一女子忠勇刚烈。李钟岳向上司抗辩,力争保全秋瑾。由于绍兴驻军有限,浙江巡抚张曾扬、绍兴知府贵福担忧光复军反攻解救秋瑾,他们迅速统一意见,决定对秋瑾立即就地正法。

李钟岳得到监斩的命令,喃喃自语道:“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亮之也。”秋瑾向李知县提出了三个请求:不要枭首,不要剥衣,准写家书诀别。作为一个知识女青年,秋瑾想为自己的身后保存最后的尊严;作为人伦之情,想给家人特别是幼儿留下嘱托。李知县勇敢地答应了前两条请求,因时间关系,没有满足秋瑾写诀别书的遗愿。时间在这里打了个死结,我想以秋瑾的笔力,说不定能够留下夏明翰《就义诗》那般的铿锵檄文。

李钟岳是一个有良心的命官,他因在审理秋案过程中同情革命党而遭撤职。他离职前抡起杀威棒捣毁了陈设在公堂上象征正义公平的天平架,一边猛烈地击打一边高声大骂政府禽兽。李钟岳走不出秋瑾的阴影,他被秋瑾巨大的悲情所击倒,解不开良心的纠葛,三个月后以悬梁自尽的方式殉道,时年53岁。另一个有良知的官吏是绍兴陈姓“府署刑席”,他不愿意审理秋案,给自己留下加害名人的恶名,便借病辞职。他们为保持人性的光泽而自守,虽然无力匡扶正义,却在黑暗的官场中呈现出一抹黯淡的亮色。

浙江巡抚事后将秋案处置结果上奏朝廷,获得朱批“着照所请”,说明朝廷是认可的,事后也没有官员在秋案中获罪或降职。杀害秋瑾的主要凶手贵福在秋案后得到了升迁,调充浙江海运京局总办,后改任安徽宁国府知府,任漕运劳保道员,补加二品衔。进入民国后,贵福自知罪孽深重,为了躲避政府的追捕,改名赵景祺,参与复辟清室、“满洲建国”等活动,曾担任盛京陵庙承办事务处总办,并与溥仪家族联姻,获伪满洲国建国功劳勋章。1937年,68岁的贵福在沈阳寿终正寝,最终逃脱了历史的审判。另外一些涉及秋案的胡道南等人则被决意复仇的王金发一一暗杀。

秋瑾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加入同盟会时的誓言:“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秋瑾的死不是独立的,惠兴为女权奔走无望自杀,吴樾刺杀五大臣殉难,陈天华绝望于国家投海,徐锡麟剖心献胆,秋瑾是他们的延续和升华。在我看来她的死更加惨绝,让人肝肠欲断,那场血腥时不时从百年前的重重帷幕中渗透出来,让人难以释怀,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也无法治愈我们民族的伤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