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缶翁——访吴昌硕“西泠印社”(1)

文/鲁晓敏

吴昌硕(1844.9.12—1927.11.29),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并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另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

假如说,西湖是杭州的城市园林,那么西泠印社就是园林中的园林。这座园子你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形容都不为过,大到收山纳水地再造乾坤,小到勾栏画栋地细细把玩,无处不显示出此园的别具匠心。

西泠印社景色深入浅出,一路台阶斗转,四周回廊曲折,真山假山此起彼伏,亭台楼阁高低错落,咫尺之间,变化无穷。栏外西湖波光,栏中孤山山色。盛大的湖光山色压缩到此一隅,一切变得那么明朗而又疏离。

我这样想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西湖是一张文化图腾,而西泠印社正是这张巨大图腾上一枚厚重的印章。

这座园林始建于1904年,建造园子的是几个印石书画家,自建成起便成为私人聚会的场所。直到1913年,西泠印社才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这年重阳节,这座园子热闹非凡,微风中传递着淡淡的墨汁味道,海内印石书画大家齐聚于此,饮茶赋诗,挥毫泼墨,高朋满座,一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9周年的盛大“秋禊”在菊花飘香的秋风中开始了。

这年“秋禊”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公推西泠印社历史上的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从1904年成立以来社长位置一直空缺着,这显得有些尴尬。据书法家张景星所撰《西泠印社同人录序》记载,此次雅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外联欢,与会者凡数百人,场面极其盛大。

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文人雅集,他们中间有吴昌硕、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当时招牌响亮的印石书画大家,也有日后成为日本印界泰斗的长尾甲等外国人士。在此次公推中,吴昌硕众望所归地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这年他70岁。

“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副对联是吴昌硕在这次雅集上撰写的,今天依旧悬挂在观乐楼的门楹上,他的谦逊和襟怀对应着湖光山色。可惜没有横批,是吴昌硕纰漏还是故意留给后人总结,已经不得而知了。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