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张治中》第二部分 34

父亲有很多的学生在那边,很多的老朋友在那边。所以最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他就放心了。他去世时有这样的一个遗憾,就是这个事情还没做到,他声音很虚弱地说:“这一天我看不到了!”如果那个时候蒋家还有人在,比如蒋经国在、蒋纬国在,也许还能够恢复跟大陆联系,因为我们都是同宗同文。

在美国,素久时刻不忘促进和平统一。2004年初,针对陈水扁等“台独”势力搞的一系列诸如“320公投”等“台独”活动,素久发起并建立了“为了一个中国”的网站,号召全美华人华侨积极签名,短短几天里就有两万多华人签名,他们将所有签名打印出来寄给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亲台的15名议员,表达反对他们支持陈水扁的正义态度。 

我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人民都过着好日子,在外国人的面前能够感到自己作为一位中国人的自豪,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如果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的完全统一,那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① 周海滨著,《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华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3-94页。

② 张樨琴曾担任国民党《和平日报》副总编、《东南日报》编辑等,不但与国民党人士交往密切,与社会各界均有联系,和很多国民党高官交流频繁,同时还与共产党方面高层干部有紧密联系。

③ 张治中著,《解放十年来点滴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63年3月印,第152-192页。

1990年,我第二次到美国探亲,又找到了孔令仪。可当我又一次提出想见宋美龄一面时,孔令仪面露为难之色,她告诉我,蒋夫人有皮肤病等若干病症,不方便见人。

抗战胜利之后,我一直没能再见到蒋伯母宋美龄,那时候我在西安、兰州,宋美龄在南京。

1980年,我去纽约探亲,同时想去探望宋美龄,于是我就找到了宋美龄的外甥女、我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读书时的同学孔令仪。孔令仪与我同岁,都是1915年出生,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孔祥熙与宋霭龄共有4个孩子,孔令仪最受宠爱。

我到她家里去探望她,大家以前的关系都很好,所以见了面嘘寒问暖,非常高兴。

我说:“我想去见见蒋伯母。”

孔令仪就问:“你还回国吗?”

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了,我现在还在教书呢。”

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让我失去了与宋美龄见面的机会。我当时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肯定要回去的。没有想到,政治上的因素仍然是我与蒋伯母见面的一大障碍。

从那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要给孔令仪寄去一张贺卡,并托她向宋美龄表示问候,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的回音。

1990年,我第二次到美国探亲,又找到了孔令仪。可当我又一次提出想见宋美龄一面时,孔令仪面露为难之色,她告诉我,蒋夫人有皮肤病等若干病症,不方便见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