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平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但大多包含“机会平等”的主张。就教育而言,一个理想的公平社会应该对所有公民的子女提供同等的基础教育资源。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先天智力高低,无论在民族、籍贯和性别方面的差异,也无论其家庭的富贵与贫寒,他们都应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实现了这种公平的理想,但这并不是放任资源配置不平等的理由。我们当下的现实是,社会资源(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财富的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富者通赢”的局面。也许,正是由于教育的“起跑线”越来越严重地被金钱所扭曲,才会有那么多人为孩子可能“输在起跑线上”而恐慌。
困难的问题在于,除非搞一场“均贫富”(绝对平均主义)的革命,否则,在一个贫富不均的社会中,如何可能保证基础教育的机会平等?家里交得起赞助费的孩子已经领先了,交不起的就已经落后了,他们怎么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个难题,但并不是毫无办法。有一种对于社会公平的设想称作“复合平等”理论,主张将不同的社会领域尽可能区隔开来,允许每个领域有各自的优胜者,但防止某一个领域的优势越界扩张到其他领域。比如,财富的优势应该被限制在消费领域。一个富人可以开豪华轿车、穿名牌衣服或者去高级餐馆用餐,享受诸如此类的奢华“消费优势”。但无论他(她)多么富有,也不能用钱来“买官”,因为这就将消费领域的优势转移到了政治领域。如果他(她)犯罪被判刑,也不能用钱来减免刑期,否则,就是以消费逻辑控制了司法规则。同样,一个政府官员具有政治领域的优势,但不能以此而免费或低价享受商品和商业服务。在这里“腐败”的含义就是将权力优势转换为消费优势。这个“复合平等”理论(当然不是我的发明)是美国的一位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提出的,其要点之一在于反对“赢家通吃”:任何一个领域的优势都不应当构成对整个社会的垄断。在这样一个社会中,钱是有用的,但绝不是万能的。
从复合平等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不应受到金钱的左右。实际上,免费的义务教育正是一种促进机会平等的制度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钱对教育资源的支配。但公平的制度安排在范围和力度上都远不尽人意。目前的义务教育还不包括学前教育,使其成为某种商品。而就近入学的政策本来是一种公平措施,但由于优秀师资的地理分布不均,导致对所谓“学区房”的购买竞争,优秀的公立学校也就变相地成为商品。凡此种种都会使财富的优势扩张到基础教育领域。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贫富差异,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有理由去防止“富者通赢”的格局。时下弥漫的“拜金主义”和“仇富心理”正是对“富者通赢”的现实反映,以为单凭“更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可改变,恐怕是唯心主义者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