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 记

2000 年 9 月博士生入学伊始,严迪 昌先生就要我考虑好未

来的研究范畴。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我打算 以晚近词作为今

后几年的研究方向,先生爽快地同意了。如今,这部《近代词史》

得以付梓面世,而先生却已过世三载,我在为书稿能顺利出版而

感到欣慰的同时,内心隐然又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苏大子实堂、

存菊堂周围茵茵的绿草地还在,校 园中写满生机的葱翠的香樟

树还是那么挺拔,师门问学时的热烈气氛宛如昨天,但先生却永

远离开了我们。我想,在今后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我会正派为

人,潜心科研,发扬光大先生求真、求实、求新的学术事业和学术

精神,如此,就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我之所以选取晚近词作为这几年的研究范畴,是有缘故的。

从中国古代词史的嬗递流程来考索,晚近词派与地域词群纷纭,

杰出词人横出,词学理论思辨与总结空前热烈,对古代词学原典

的收辑校勘又取得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些,均为对传统

词学的强力扩张或新创辟。晚近词的原生态表明,晚近词是我

国古代词学“大结穴”的时代,是中国传统词学少见的繁荣昌盛

的时期。然而,就是这样一段我国古代词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

的重要时期,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国人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研究论

文少,研究专著罕见。虽然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

开始关注晚近词,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晚近词丰硕的

创作实绩比照,仍然相形见拙。于是,我决心撰写一部全景式描

6 9 5

述晚近词原生态的断代分体词史专著,一来在词学研究史上率

先对晚近词作多维度、多纵深地全景式研究,二来继杨海明先生

《唐宋词史》、张仲谋教授《明词史》、严迪昌师《清词史》等词史著

作后,再著续貂之作,力补断代词史著作之全。

在撰写这部著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不少。一是资料的匮

乏。这里所说的“匮乏”,不是说晚近词籍数量少,而是指在汗牛充

栋的晚近词籍中被今人挖掘整理的文献不多。所幸,我所就读的苏

州大学图书馆与苏州市图书馆藏有大量清及民国时代的文献,我从

中披沙拣金,屡屡获得我想要的文籍,那种“发现”的乐趣,至今还在

我的心头荡漾。这也使我体会到,学术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搜集

文献。文献的搜集一要“全",二要“真",如此,方能写出真正有学术

价值的著作。另一方面,我很想把这本书写出新意。我不想步民国

以来文学史撰述时代背景+ 作家生平 + 文本批评的线性描述老路。

在仔细研究严迪昌师的治学风格以及有选择性地阅读时下与文学

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理论著作后,加上我 自己的生活体验,梳理出

了撰写这部著作的基本思路:运用“文化诗学”的批评方法,关注并

锲入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诸基因,以晚近动荡的社会文化为背景,以

区域、族群、血亲为纽带,侧重撰述词人、词人群体的词创作和其他

词学活动,以及晚近词派、词风的嬗递,力求从社会文化空间和文艺

审美空间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革·’9的变革流向,以求多维度、多

纵深且清晰、客观、全面地反映所论内容的原生态和发展流程。同

时,注重地域词群、家族词群、重要词社以及晚近词坛掌故的考证,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使著作成为词学研究者和爱好者

研习近代词时可资佐证的材料和值得信赖的史书。我认为,文学嬗

递的过程,远非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奉为经典的“时代与作家遭际”二

元互动或“时代”“、作家遭际"“、文学内部传承"三维交融的理论所

能诠释,固然上述质素对文学的嬗递总是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文学

6 9 6 —

创作同样受到作家的心理质量、乡邦地理风习、社群差异、教育水

平、团队活动、血缘亲族等自然、社会多种质素的染浸,它是多力角

斗的结果。以此,我们的文学史观不应是二元或三元凝固不变的流

变观,理应是一种灵活、开放的多元多维的流变观,理应根据不同时

代文学的创作实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初衷如此,是否达到了

预期目的,还望得到方家赐教。此外,本书虽经多次推敲、润色,力

’ 图把失误降到最低限度,但一人之学力毕竟有限,加上吾人学识浅

陋,所以,如有不当之处,期待专家指正。

我喜爱中国的古代文学,尤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一册翰楮

在手,便觉愉悦而充实。我又庆幸自己生活在如今国富民安的

和熙盛世,有一方属于 自己而学术研究所必须具有的自由而宁

静的天空。虽然时下尚有一些不和谐的学风,但只要吾心淡泊,

心怀理想,修身养性,持之以恒,定能收获我所期望的丰硕学术

成果。最后填《忆少年》词一首,以表我愉悦之心境:

习习和风,依依柳丝,池塘草色。双燕悄呢喃,竞树梢轻快。

江山多娇春日里,算应是、盛世到来。案头阅翰楮,窗外桃花开。

此外,我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杨华女士,她为本书的出版

付出了智慧和心力,正是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编校,提高了

本书的质量。感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季水河教授对

本书出版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2006 年 1 2 月 1 5 日写于湘潭大学

6 9 7

f’露

’~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