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苹如:不幸成了“王佳芝”(二)

最后,唐逸君又晓以利害地对郑苹如说:“如果她能与丁默村‘认识’,对郑家至少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唐逸群这一句话,似乎一下子让郑苹台心有戚戚,因为郑苹如知道唐逸群所说的“坏处”是指什么。不久前,在她父亲手下任法庭庭长的大法官郁华,也就是作家郁达夫的哥哥,刚被人不明不白地暗杀了。

唐逸君离开后,郑苹如自然是第一时间将这一事情向组织汇报,没想到,“上峰”一听这事,竟然命令她将计就计,就此打入“76号”,设一道“美人计”。

众所周知,“76号”罪魁祸首有两个,一是其主任丁默村,二是其副主任李士群,皆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又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至此,算是都被国共两党的间谋“盯”上了。只是郑苹如与关露深入“76号”的具体任务却大不相同,关露的任务是从李士群身边设法窃取日伪情报,而郑苹如则是除掉丁默村。

看起来,郑苹如进入“76号”与关露一样,只是事出偶然,其实并非如此,背后是有着许多必然因素的。

郑苹如的父亲郑铖,虽早年留学日本,但是深明民族大义,即使面对日寇的白色恐怖也决不出任伪职,这自然已让日本人极为不满(直到后来郑苹如被捕,对方曾以他出任伪职为“保释”条件,他也坚决予以拒绝,并为此忧愤而死);母亲虽是日本人,但也难能可贵地深明大义,在平时的生活中,自称自己“嫁的是中国人,姓的是中国性,自然也是中国人”,一直都站在反战的立场上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战;即使是日本的舅家亲戚,也多为进步的反战人士。

再看郑家其他成员后来的事实表现:郑苹如的弟弟郑海澄,虽是在日本学会飞行的,但是“七七事变”后毅然回国,驾机与日寇搏击于长空,于1944年1月19日,他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郑苹如的未婚夫王汉勋,是郑海澄的战友,也于1944年8月7日,在执行军事任务时牺牲于湖南衡山。郑海澄和王汉勋的名字,至今都镌刻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的纪念碑上。

因此,说郑家“一门忠义”,可谓当之无愧。郑苹如在这样家庭和人际环境中长大,因此,若说她走进“76号”,或许和关露一样,的确多多少少有点偶然因素,但是说她走上为国牺牲的道路,那却是一种必然。

还有人说,郑苹如进入“76号”,是背着他父母的,或父母是并不同意的,其实也不然。

同样据郑苹如的妹妹郑天如回忆的一件小事,我们大体上可以见出郑家的家教原本是很严的:有一次,郑家隔壁的一位邻居,从美国带回一把电吉它,邀请郑苹如晚上一起过去玩,没想到晚饭后郑苹如要过去时,父亲却不让。郑苹如一再说,一是就在隔壁,二是与人家都说好了,不去不好意思。但最终父亲还是不让,而郑苹如也只好作罢。生活琐事面前郑铖尚且如此严格,女儿要深入龙潭虎穴这样的事情,郑苹如又如何能瞒着父亲?据说郑苹如的行动事先是征求过父亲意见的,父亲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明确反对——根据父亲的性格,不反对实际上也就是同意甚至支持。当然,郑苹如之所以将“组织上”如此重大的事情征求父亲的意见,不怕泻密,里面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郑铖本人原本也是中统的人,郑苹如加入中统,介绍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她父亲郑铖。不仅如此,在此之前,郑苹如实际上已经与郑铖等多次合作,获取并传出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其中最重要的,是她曾以自己的特殊身份,从日本人那里探听到汪精卫“将有异动”的重要情报,并传给了重庆,只可惜并未引起重视,更没得到确信,这才使得重庆方面陷入了后来的一系列被动。不过,也正是因为此事,重庆方面这才开始对郑苹如重视起来,才对她的能力有所认识,也才将如此重要的“锄奸行动”交于她去实施。

与丁默村“认识”后,郑苹如一是设法获得丁默村的信任,诱使他放松警惕,二是寻找和创造机会,争取尽早除掉他。

读书导航